李曉帆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美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的高職舞蹈教師指明了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目標、任務與方向、路徑,也對我們新時代的美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高職舞蹈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和傳承傳統文化,對學校和教師自我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師;舞蹈教育;文化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166-01
一、研究背景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高校的美育教育以審美文化為追求,是心靈的情感教育,重在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美育中增強文化自信。高職舞蹈教師的整體形象通過教師的言行舉動、人格魅力體現出來,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舞蹈教師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感悟現實生活與教學實踐的聯系,從而更好地運用于教學與實踐中。因此,加強高職舞蹈專業(yè)教師文化素養(yǎng)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升高職舞蹈教師文化素養(yǎng)的意義
(一)更好傳承民族傳統文化。舞蹈是文化存在的外在表現,是文化教授并傳承的符號。當舞蹈情感的表達上升為一種藝術之后,它本身也成為了文化的一部分。了解舞蹈文化既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舞蹈文化,創(chuàng)造民族的新精神、新文化。舞蹈教育把這些文化內涵傳授給學生,自然成為傳承文化的過程。
(二)促進教學實踐有效進行。高職舞蹈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隨時學習充電,同時具備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編出更多與時俱進的舞蹈作品,將舞蹈教學與其他相關專業(yè)相融合,實現多元化、多邊化和多形式化的教學。舞蹈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決定著舞蹈教育事業(yè)的水平和發(fā)展方向。因此,相當的文化素養(yǎng)是高職舞蹈教師成功開展舞蹈教學實踐不可缺少的內在“軟件”。
第一,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有助于教師打造生動的舞蹈課堂。舞蹈不是單純技巧的展示,也不僅僅是簡單動作的堆砌,而要通過舞蹈語匯表達人的內心活動。舞蹈教學是具有美感的肢體語言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利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舞蹈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美好的情感,享受美的愉悅。而優(yōu)美準確的肢體語言,配以對舞蹈動作生動的講述分析,更能取得交相輝映的效果,這都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有助于教師全面細致反思教學。在日積月累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日俱增。能夠以文字的形式,及時、全面、細致地進行教學反思,總結這些教學經驗,對于教師今后的工作起到舉一反三和事半功倍的效用。同時,這也是展示自己教學成果的方式之一,有利于與他人進行經驗交流。如果教師缺乏較強的文化功底,所撰寫的文章很有可能出現思路紊亂、語句含糊、表達不清等問題。自己在辛勤教學中得出的經驗,以及通過努力工作獲取的教學成果,如果不能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與其 “亡羊補牢”,不如“厚積薄發(f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三)促進教師自身發(fā)展。風格各異的舞種和專業(yè)技能技巧是舞蹈教學的關鍵內容,如果沒有掌握好這些專業(yè)知識,不但不利于自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更不利于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但這些專業(yè)內容并不等于教學的全部。所以,在教師自我發(fā)展的學習過程中,還必須學習其他門類的知識來全面發(fā)展自我。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提高舞蹈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同樣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增強教師舞蹈表現能力。高職舞蹈教師已具備較強的專業(yè)能力,然而能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和感染學生的,是滲透并貫穿于舞蹈教學始終的教師人格魅力和舞蹈作品的感染力。許多舞蹈形象源于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有針對性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內蘊,再與教學良好結合,才能使學生受益匪淺。同時,大量的閱讀能豐富心靈,開拓視野,促使教師很好地將外在展示與內心感受相融合,增強舞蹈表演活力。
第二,增強教師舞蹈編導能力。作為一名高職舞蹈教師,能編會導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能。積累豐富的素材,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熟悉各類舞蹈文化,運用豐富的舞蹈語言展現多姿生活,都是提高教師編導能力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識尤為重要,它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源泉。如果教師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對文化作品細膩的體會在編導過程中油然而生,自身編導水平自然而然在作品的完成中也將有較大的提高。
三、結語
作為高職舞蹈教師,要在平時的自我發(fā)展和學習中不斷積累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并長期具備這種意識,以身示范,通過舞蹈美育課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校美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 “以美育人、以美施教”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春河.高校舞蹈教師的角色素質[J].舞蹈,2008,(06):58-59.
[2]金蕊.高職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