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小學校教育集團龍珠學校 趙 靜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低段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面臨著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采取策略積極應對挑戰。眾所周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閱讀過程中,低段小學生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積累語文詞匯,發展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會極大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此外,面對當前新課標帶來的挑戰,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時機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充分結合語文閱讀與核心素養,將教學內容落到實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促進語文教學目的的實現。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現狀展開論述,針對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本文針對當前低段小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現狀展開研究分析,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就當前教師采取的措施展開論述。根據筆者的觀察,現狀并不是十分理想和樂觀,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因素。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低段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極為有限
很多低段小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無法理解文章的大意,甚至對于很多學生而言,識字能力達不到要求,在閱讀過程中具有識字障礙,這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識字不多也導致了小學生在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時極為有限。根據筆者的研究發現,低段小學生的課外必讀書目僅占高段小學生的課外必讀書目的76%。
2.教師閱讀方法傳授不夠
低段小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多低段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過于重視識字,一邊閱讀一邊查不理解的字。這樣的方法對于閱讀習慣的養成極為不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科學運用略讀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大意,運用精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具體內涵。教師如果無法采取正確的措施輔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那么學生的閱讀效率就無法提高。
3.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根據筆者對低段小學生的研究發現,他們相對比較好動、貪玩,如果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無法激發低段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無法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課堂就會停留在單向傳授知識層面,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互動,教學質量得不到較大幅度的提升,低段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不到訓練。
1.以閱讀資源的拓展為推手,實現學生閱讀視野的延展
教師應該整合學生的閱讀材料,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延展學生的視野。針對當前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言,教師應該以課本為依托,根據教學計劃拓展課本內容,保障學生的閱讀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班主任可以根據對學生內心的了解,針對低段小學生特定心理年齡因素,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實現學生閱讀視野的延展。教師還應該注重對教材的開發,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啟發學生思考,避免出現照本宣科、以本為本的現象。
例如,在小學部編版教材《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拼音幫助學生降低識字的難度,掃清難讀的字,引導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根據課本展開論述,以課本提到的“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種子傳播的有趣方式展開,利用多媒體或者卡片等方式向學生演示植物種子傳播的過程,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知植物種子傳播的相關知識,不斷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此外,教師還應該突破教材,拓展知識,告訴學生一些他們不知道的知識,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拓寬知識儲備,拓寬視野。通過課堂上的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植物種子傳播的形式具有一定的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以閱讀方法的創新為推手,引導學生合理運用精讀與略讀
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容易發生改變,因此,教師要把握學生發展的關鍵期,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以閱讀方法的創新為推手,實現教學手段的變革。針對學生而言,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就是通過閱讀實踐,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新型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文章的略讀和精讀。
3.以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為推手,實現閱讀興趣的吸引和調動
低段小學生更加好動,不容易在課堂上靜下心來學習,很容易被其他無關事物所吸引。在小學階段并未認真學習閱讀方法導致學生難以快速進入閱讀狀態,使得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極為吃力。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根據筆者的研究發現,在小學課堂開展自主探究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構建有效的情境,分解閱讀步驟,降低閱讀難度,利用自主探究法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低段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待提高。根據低段小學生固有的心理特征,由于他們相對比較貪玩,如果想讓他們靜下心閱讀,教師還應該積極探索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從低段小學生角度出發,增強低段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教師還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將重點放在培養低段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上,而不是單純地向低段小學生傳授知識。除了本文提到的教學策略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方法,需要教師積極觀察低段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并根據低段小學生狀態調整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