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摘要]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十分關鍵,不僅關系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還對研究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該文簡單介紹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特點,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展開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對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參考和幫助,更好地滿足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需要,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在醫學人才方面需要。
[關鍵詞]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144-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master's degree in clinical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which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research level of graduate students,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research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degree,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in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degree; Master's degree;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以往醫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在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還存有一些不足之處,很難促進研究生創造力的全面發揮。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屬于一種新的人才培養類型,主要是為了保證其有足夠臨床醫療水平,更好地符合高層次臨床醫師要求。實踐研究發現,自2015年全面推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以來,特別是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引入研究生培養,雖然臨床技能有明顯提升,但無法滿足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需要。臨床工作量大,研究生很多精力都投入一線工作中,與科研型研究生相比,其科研能力相對較低,在科學研究方面無法與學科發展保持一致,對研究生學術水平的提高帶來不利影響。當前,研究生及其導師在科研方面時間安排還存在一定問題,必須要合理選擇方法增強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該文就此展開了研究分析。
1?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特點
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要在3年內完成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應的臨床科室輪轉學習,并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導致培養單位及導師注重研究生臨床技能培養,而忽略科研能力培養。
②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在專業學習中利用科學思想和研究方法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能反映其發現問題、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臨床輪轉中沒有足夠學習時間,研究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指導老師未能嚴格監督,很難實現對科研能力的規范化培養,其科研水平與科研型研究生相比會存在明顯差異。
③有一些研究生認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能熟練把握臨床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有足夠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勝任醫生工作,認為科研能力的培養更多地為科研型研究生發展方向,未能對臨床問題發現、分析和整理等有足夠重視度,無法準確把握學科發展方向,未能及時學習新的技術和方法。
2? 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特點加強能力培養
注意培養研究生的外語閱讀和翻譯能力,科研課題的新穎性受到研究生在學科前沿知識把握情況等因素影響,研究生需要在大量查閱文獻資料基礎上,與自身實驗緊密結合,找到新的方法和熱點,仔細研究國內外醫學文獻。因此,研究生必須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尤其是翻譯能力,對整個科研活動的開展有重要影響。如果研究生有較強的外語能力,在文獻查閱和分析方面水平會有明顯提高,能夠產生興趣點,獲取有價值的科研信息。另外,還能夠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增強專業外語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研究生學習階段必須要準確把握專業外語,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比如在臨床輪轉中,首先可以閱讀英文版的相關書籍,掌握常見病特點以及術語書寫方法,積累專業術語和英語表達方法。定期選擇相關文獻鍛煉自身翻譯能力。之后由導師指正,在臨床查房中可以針對各類病種用英語提問,鍛煉研究生專業英語聽說能力。每月開展專業英語考核,了解學生學習掌握情況,為今后研究工作的開展以及論文指導打下良好基礎。
3? 注重師生溝通,增強研究生科研動力
3.1? 培養研究生思考科學問題方法、興趣
引導研究生在實踐中提問,解決問題。導師不僅要注意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同時還需要啟迪研究生智慧,臨床工作的開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引導師生互動,分析和解決問題。臨床工作中不僅要在工作時面對面交流,還可以通過微信、QQ等平臺交流,針對臨床研究中的問題及時交流和溝通,避免出現問題的堆積。啟迪研究生從臨床出發,解決和思考問題,提高探索興趣,促進診療水平和技術手段的提高。如果研究生臨床工作過于繁忙,需要引導其通過交叉學習等發現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問題查閱文獻,了解樣該研究的方法、內容等,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找到更多有意義的信息。
在培養研究生科研思維方面,導師需要給予適當的支持和反饋,有一些研究生錯誤地認為只有在實驗室獲取大量實驗數據才能夠保證論文的質量,未能對基礎數據來源有足夠重視度,事實上,臨床工作中患者資料的搜集十分關鍵。對之前科研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解決總結,尤其剛參與研究的學生,思維和方法尚未成熟,出現失敗時導師應給予適當的安慰和鼓勵,避免研究生的科研興趣因為困難減弱,逐漸促進科研思維的形成和完善。
3.2? 鼓勵科研創新
研究生科研選題方面盡量結合臨床實踐,緊貼國際前沿,確保其有足夠創新性。科學研究工作中研究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十分關鍵,能夠促進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滿足開拓和創新方面需要。首先,需要教會研究生利用專業文獻,實現對創新思維的有效培養,利用空閑時間查閱相關文獻,掌握最新研究進展,與自身研究方向相結合,提高選題可行性和創新性。其次,主動參與專家學術交流以及各項討論,感受同事間的創新過程,從中借鑒和吸收價值信息。最后,研究生還需要從臨床出發,在臨床實踐中主動思考,增強自身科研意識,培養觀察能力,不斷總結和發現,獲取更有意義的題目和內容。
研究生科研思維培養方面以轉化醫學理念為基礎的科研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轉化醫學理念主要是將臨床專業與基礎相互整合,對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更為嚴格。首先,明確臨床輪轉導師負責制,導師具備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從臨床實踐角度出發總結和發現問題,結合問題開展臨床研究,給予研究生臨床技能、科研探索等有力的指導和監督,更新傳統醫學理念,明確研究和發展方向。研究生還需要多學科課程體系的構建,建設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將選修課和必修課相互結合,明確教學的重點和方向。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將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互聯系,選擇優秀科研導師作為其第二導師,更好地實現基礎研究與臨床服務之間轉化。
4?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對導師隊伍建設有足夠重視度,不僅要做好導師隊伍的選拔,同時要注意導師學術水平,健全監督機制,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①醫學和學校需要在導師選拔以及隊伍建設方面有足夠重視度,一方面健全導師隊伍選拔,健全導師選拔方案,提高導師師德和教風方面重視度,這方面工作不僅對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同時還關系到研究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只有建立專業性導師隊伍,才能夠在之后教育中言傳身教,確保研究生有良好風氣,具備科學思維以及創新精神。想要使所培養的研究生技術精湛、勇于探索,必須要確保導師隊伍有足夠高的醫學素養,敢于積極探索和創新。醫院在導師人才引進方面需要有詳細規劃,注意青年骨干的培養,增強其帶教理念,有較高的責任感和科研水平,滿足理論授課以及脫產教學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增強其學術水平。
②注重學術水平,研究生導師還需要能夠終身學習,經常參加各類講座和培訓,主動參與各類學術會議,掌握前沿知識,更新落后理念,實現對自身研究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另外,提高在學科交叉學習方面重視度,更新自身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觀念,選擇積極有效措施,加強導師業務素質以及科研創新水平,定期展開疑難病例討論會,選擇專家交流學術問題,與其他學科老師積極合作和交流,每年評選優秀教師進修,培養出高質量優秀研究生。目前,這種新的培養模式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循。科研能力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同時,如何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成為研究生教育的一個新課題。了解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硏究生導師對硏究生科硏能力培養的看法,以便提高硏究生教育水平。
③健全監督機制,明確導師的權利和責任,建立有效的監督指導制度。研究生管理機構需要定期對研究生的科研進展做好跟進和檢查,督促導師指導,重視研究生對導師的評價,及時將研究生評價結果及需求反饋給導師,促進導師責任心提升。建立全面的考核評價系統,組織開展師生交流會,通過收集研究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與導師溝通,增強導師對學生的理解,發現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此,健全監督機制十分關鍵,能夠進一步增強導師在研究生方面指導,使研究生導師的作用得到充分全面發揮。
5? 小結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逐漸積累,必須要對科研能力培養和臨床技能培養有足夠重視度,同時注意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在確保臨床碩士研究生有足夠臨床技能和診治水平的基礎上創新科學意識和思維,對自身專業研究方面的發展動態有詳細了解,掌握各類先進操作技術,使臨床中所發現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現科研能力與臨床技術水平之間的相互發展,確保所培養的研究生有更高的素質,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在醫學人才方面需要。
[參考文獻]
[1]? 唐詩聰,譚明建,李春香,等.臨床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及教學的探討[J].心理醫生,2018,24(34):343-345.
[2]? 師含,張云,陳漢澤,等.醫學本科生參與臨床流行病學調查 對科研能力培養的積極影響[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 33(1):27-30.
[3]? 王木生,李青莉,羅志紅,等.臨床醫生科研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7):146-149.
[4]? 周匡果,駱翔,徐沙貝,等.八年制醫學生臨床科研能力培養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35(5):463-466.
[5]? 趙謙,袁力,呂思凱,等.泰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核心競爭力的調查[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2):129-132.
[6]? 葛順楠,趙英,文動,等.科研培訓對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影響與作用—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6):953-956.
[7]? 吳春紅,任東明,張世忠,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醫學技能基礎上的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8):194-195.
[8]? 茍小蕓,屈藝,母得志.淺談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8(49):54-56.
(收稿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