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主管護師 師東霞)
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一種由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種性病毒性皮膚病。其典型特點為散在多發的半球狀,蠟樣光澤丘疹,中央呈臍窩狀,可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屬于痘病毒科中的一種DNA病毒[1]。臨床分兩類:①兒童型:皮膚接觸或媒介受感染,見于面部、軀干及四肢。②成人型:可為性傳播。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以頸、背、面部、四肢、臀部多見,性接觸傳染者好發于生殖器部位、恥骨、大腿內側,同性戀好發于肛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都較為集中,因而傳染性軟疣情況時有發生。本病的傳染途徑可在公共浴室或泳池中被感染,可自體接種,還可性接觸感染。本文對軟疣患者的優質護理干預進行分析,探討效果。
1.1 一般資料
結合2016年3月以2017年12月間90例大學生傳染性軟疣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女17例,男28例;年齡18到22歲,平均年齡(19.5±0.7)歲。護理組女15例,男30例;年齡18到22歲,平均年齡(19.5±0.7)歲。一般資料對比兩組具有可比性,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工作:(1)叮囑學生吃助消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2)指導用抗病毒藥物;(3)注意情況異常護理和觀察癥狀,防范細菌感染的發生。
護理組展開全面健康護理和指導工作:
(1)對癥處理:主要去除軟疣小體[2],用3%~5%碘酊滴入,多者分批剔除;其他治療如冷凍、凝固或外涂藥物,有臨床使用價值。如5%咪喹莫特軟膏[3]外用預防復發,是種外用免疫應答調節劑,產生抗病毒及調節皮膚局部炎癥的作用。達到臨床治愈和預防復發目的。
(2)衛生護理: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浴巾,內衣開水消毒。杜絕留指甲,防止刮壞軟疣發生感染。一旦感染立刻對癥處理。發熱者藥物和物理降溫;
(3)心理關注:易心理恐慌,講解軟疣常識,提高正確認知,積極疏導,樹立對抗信心;
(4)生活干預:攝入高纖維素及新鮮蔬菜水果,不要喝濃茶和飲酒,提高身體免疫力;
(5)中醫診療:以平肝解毒為主,用板藍根、大青葉、野菊花、白蘚皮等適量煎水外洗;
(6)傳染性軟疣食療:薏苡仁粥、苡仁綠豆粥空腹頓服;涼拌蒲公英;紅花茶治扁平疣。
(7)建立微信群教育方式:宣教知識,傳授衛生隔離、預防等知識;
(8)健康指導:講解傳播途徑、預防方法和疾病教育,強調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傳染性軟疣是良性病毒性皮膚疾病。皮損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1.3 觀察指標
兩組大學生傳染性軟疣患者通過對疾病認知水平、遵醫行為評分;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療效和愈合情況的觀察。
1.4 統計學處理
2.1 大學生中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低于護理組,對照組總滿意度80%,護理組滿意度100%。
2.2 護理療效及愈合情況:對照組時間長、愈合差;護理組時間段,愈合好。
2.3 兩組傳染性軟疣疾病認知水平、遵醫治療行為評分比較:對照組認知水平82,而護理組為96;遵醫治療行為評分對照組83,護理組95。
傳染性軟疣的潛伏期為一周到六個月,起病較急,伴有疼痛、發癢等癥狀,皮膚易破損,如未較好護理,對患者造成身心影響。因而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及心理指導,可改善患者緊張焦慮心理情緒,促進患者配合治療,進行優質護理實施注意事項,發生異常時,針對性護理,提高軟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感染機會,高度配合治療盡快恢復健康。
結合全文可以看出,全面健康優質護理干預指導,在對大學生傳染性軟疣疾病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提升患者對傳染性軟疣疾病的認知度,繼而配合與遵醫行為,縮短病程加速消退癥狀,減輕焦慮狀態,改善患者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方面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