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敏
(南陽工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35)
因為職業精神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在學生沒有完全進入社會工作以前是很難體會到的,而語文教師作為語言類學科的教師擁有較高的表述能力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職業精神的含義。本文就簡單的對當前職業精神滲透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問題以及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我國當前中職語文教育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職業精神滲透法,之所以稱其為滲透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精神是無法用語言來讓學生直接明白并擁有的,所以這就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以自身為例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影響,職業精神的培養不僅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上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在教師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職業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的體現大致有以下幾點:敬業、專業、愛業、創業、勤業。敬業是說在日常的工作中對自己所進行工作的職業保持著一種尊敬的態度,不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否體面尊貴都不會對自己的職業抱有輕視、怠慢的態度;專業是說在從事工作時自己在對這個工作有較高的工作水平,相對比一個不從事本行業工作的人要具有相對應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愛業是說在日常的工作中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保持一種像對待情人一樣的熱愛之情,不會為了某件小事就對自己的職業就產生厭惡的感情,始終保持著對自己職業的熱愛之情;創業是說在職業從前所具有的基礎上對職業內容以及精神等進行篩選、創新,對前人的經驗作為參考但絕不仿照保持本職業一直處在代代新的狀態;勤業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在本職業的工作中不懶惰、不懈怠,對每一項工作都按時、優質的完成。
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了“敬業”一詞,教師可以從國家層面看出國家對綜合型人才的渴求,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教書更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育人。使用職業精神滲透法在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響應國家的號召,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脫穎而出領先成為國家渴求的那批“敬業人才”。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基礎上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職業精神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設社會主義后備軍的整體素質,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在社會競爭中成為佼佼者,還能使其所上的中職院校在原本相同水平的學校中更具有競爭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個兒學校的綜合水平。
雖然職業精神滲透法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實施起來并不像人們想的那樣順利,下面就對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精神滲透法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致的研究分析。
首先一個方面就是中職語文教師由于自己本身的文化程度相對比非職業學校的老師來講整體水平偏低,這就導致有些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不能從原來的時代中轉變過來,還是認為教師只需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忽略了現在自己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的作用。比如:在文言文《論語》一課的學習中,有些中職教師只是讓學生對文章翻譯以及字詞的意思上進行大量的學習練習,在對孔子這個人物的分析上、孔子職業精神的研究以及事件的意義上并沒有什么實際性的講解,就導致學生在對待這篇課文時只會說出重要字詞句的意思并沒有對孔子的那種高尚的精神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學習。這樣的教學手段教出來的學生只是對語文知識的基礎內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完全沒有讓學生領悟到語文課本內容所包含的豐富的職業精神,無法體現編寫內容的真正用義。再一方面就是中職語文教師在自身就沒有體現出職業精神,還何談將這樣的職業精神滲透給學生,更沒有辦法培養出學生的職業精神。
由于中職語文教師自身的綜合水平較低,就導致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活動中總是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就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講臺下面聽著教師的講課,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在當前這個時代已經很不適用,因為現在學生對知識的來源越來越廣泛,所以教師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這樣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僅會讓課堂變得枯燥無味,而且還容易讓學生對語文老師的課堂產生抵觸心理,試想學生都不愿意上語文課了又怎么可能再有機會對學生的職業精神進行培養。
既然能把職業精神滲透法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來,那么就可以找出來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既然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占優勢,那么學校方面就要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重視起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定期邀請關于職業精神滲透方面的專家學者來學校進行講座活動,或者是將教師多多遣派到關于職業精神滲透做的比較好的學校中進行學習、進修。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水平,還能讓教師對職業精神的培養重視起來在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上有更加容易了。
除了在課堂的教學可以進行對學生職業精神的滲透,在課外老師也可以舉行相關的活動來加強對學生職業精神的滲透。比如:舉行關于職業精神的知識競賽、演說比賽、主題班會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學生職業精神的滲透。當然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職業精神的培養,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了解到藺相如那個時代的時代背景,然后再對藺相如本人進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引導學生關注藺相如所表現出來的職業精神,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能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上有所幫助。
總的來說關于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盡管職業精神滲透法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著許多的問題,但是通過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我國的中職教育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