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城北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小學數學教學逐漸將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并逐漸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活動,可以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為具體,這種教學方式優于傳統的畫圖展示與教具演示,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重要性,并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教師如果想充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需要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主動投身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就需要教師活躍課堂氛圍,利用新型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就給教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可能,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授課,可以將一些單一的、枯燥的數學知識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小學生面前,而學生也會因多媒體技術的便捷、快速以及圖形合一等特點而愛上數學課。
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材內容相聯系的部分,尋找多媒體技術教學與數學教材的契合點,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聲音效果、圖像效果以及視頻效果等給學生以新穎的刺激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認知圖形”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圖形在黑板上畫出來,或者讓學生尋找生活當中的圖形,雖然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卻會喪失趣味性與生動性,從整體上來講,無法長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翻轉、移動、閃爍、定格圖形,將生活中一些較單一的圖形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知道,數學中的圖形也是有生命的。教師以這種方式授課,可以讓學生感到新鮮、注意力高度集中,課堂氛圍活躍、發言激烈。
教師除了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之外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巧設小學數學問題,創設小學生樂于接受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投身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還無法在腦海中形成有關數學的具體認知,所以,數學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相應的問題情境,用情境帶動學生思考,用情境啟發學生數學思維,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在設計具體的數學問題之前,數學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通過課下交流與互動來掌握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以及他們擅長的部分。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不在一個層次上,教師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設置問題,往往會“好心辦了壞事”。所以,教師只有充分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才能為進一步的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還應注意突出問題的趣味性,將枯燥的數學問題用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熱情,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面積公式時,就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單一的圓上色,用鮮艷的顏色來為學生提供視覺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完全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師所講的內容時,教師就應抓住該時機,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拋出具體的問題。當然,還有數學中的行程相遇問題,教師在拋出問題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作圖功能,將行程相遇問題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回放、慢放等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題型以及問題的具體印象,使學生真正掌握行程問題的具體解答方法。
小學數學知識體系較為繁瑣,內容比較龐大,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小學生理清重點和難點就無法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需要將數學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毫無保留地展示在小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接下來的學習任務。首先,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重點;其次,再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難點知識。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解決重點知識時,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圖像演示,幫助學生真正感知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數學知識,并及時掌握所學重點。例如,教師在講解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算法時,一些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不能及時明白教師講的內容,抽象思維能力差,所以教師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還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形狀,并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多媒體技術演示具體運算的過程。這樣原本平面的教學過程就會變得立體化、生動化,而教師也能從中獲益,在節省教學時間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難點的過程中應注重促使學生接受新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尋找解決具體問題的多種方法,這樣既能啟發學生思維,又能讓學生在尋找解體方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總而言之,教師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將多媒體技術視為輔助教學活動的一種手段會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既能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又能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大面積提升小學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