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小英
(甘肅省積石山縣小關鄉五家堡小學,甘肅 積石山 731709)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明確指出,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小學六年級學生即將升入初中,此階段是學生過渡到中學的關鍵性階時期,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授,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全面提升,促使學生升入初中后可以快速適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互動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思考以及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長期以來,我國課堂教學的普遍形式就是以老師為主導,無論是語文還是其他科目,都是老師主導課堂,學生缺乏參與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由老師講授,學生負責記筆記、學習,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簡單的提問以外,基本沒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節,導致課堂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缺少主動參與的熱情[1]。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此外,單一的教學模式也使得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交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的氛圍對于學生的行為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交流,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在課堂上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師生之間要平等對話,并且要鼓勵人人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實現情感的溝通以及思想的交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部分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老師在課堂上要多給予鼓勵,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效的課堂互動應該是人人參與,而不是部分學生的互動。比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看到我們地球母親所遭受的苦難,我們可以為她做些什么呢?你有沒有什么想對地球母親說的話或者祝福?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內涵。
要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學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只要這樣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解,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否則會影響課堂互動的效果[2]。要鍛煉學生的交流技巧,首先老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學習如何傾聽,一方面在課堂上要注意聽老師講解,學習老師的表達技巧,一方面要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學習其他同學語言表達的長處,吸取優秀經驗。其次要鼓勵學生學會表達,關于這方面,老師可以引入翻譯的方法,即信、達、雅。先讓學生學會準確的表達,然后學習語言組織技巧,確保表達流暢,最后實現表達清楚、準確、生動。通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可以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已經習慣于主導課堂,調整教學方式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課堂互動環節,大部分老師也僅限于提問、討論這種形式,相對比較單一,這很難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因此,老師平時要留意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以此為基礎拓展新的課堂互動形式[3]。這樣不僅可以是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同時也能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比如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朗讀、角色扮演等多種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比如在學習《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和內涵,筆者組織學生將課文改成了小劇本,并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課文,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表演結束之后筆者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氣氛一度活躍異常,學生參與的熱情極高。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同時也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必然要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積極適應自身角色的轉換,在課堂教學中要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