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起權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半壁山學區,河北 承德 067300)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一種潮流,是一種國際趨勢,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務。因為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實現自己向專業化發展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一點看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教師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尊重。那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自己也應該正視自己的工作性質,對我們自己的職業懷著強烈的尊嚴感,這樣才能建立起堅定的專業信念,發揚出教師的專業精神。可以說教師的專業精神對促進教師的個體成長與完善起著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據研究表明:那些有成就的教師,在工作中自始至終都能保持一種令人振奮的精神力量。教師的專業精神是影響學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除了知識和道德外,還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影響。教師的專業精神能夠感動和激發學生的“良心和智慧”。學生如果時時感受到教師精神力量的召喚,那么教師就會成為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而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要依靠教師個人的修養與努力,所以我們要不斷通過自我省察、自我調節、自我促進來保持和加強專業精神,要通過提高修養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精神水平。要把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真正融入到自我完善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感受到工作的充實與快樂,才能對專業工作表現得從容自在、心甘情愿,從而做到“認同于使命,激情于工作”。
俗話說,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知識積累,盡量把自己的水桶裝滿,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發展。新的小學數學課程中,增設了很多探究性問題的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因此,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靈活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教師應善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為了適應教學,首先教師要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通過自學提高自身的水平。其次,教師應通過報刊雜志、信息技術等方式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不斷地充實自己。譬如小學數學文化課的開設,要求教師了解數學史,了解小學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了解小學數學在其他相學科的應用等。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提高擴大知識面,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
數學能力包括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只有具備數學能力,教師才能是專業化的引導者。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以及運算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要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才能在教學上游刃有余,駕馭自由,以便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這種能力就是增強運用數學的能力。運用數學的素養是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當代,數學作為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在很多領域中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數學已經滲入到整個社會,數學的影響和作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因此,在當今社會中,運用數學應是一種重要的數學素養,應是每一個公民具備的素質。如隨著社會信息反饋的不斷深入,出現用概率統計方式播報的天氣預報、用圖表表示的工作速度、用正態分布圖表示的生產工藝水平等。作為小學教師肩負的是讓未來的公民能適應這樣的情境,做好這方面的教育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能把相關學科、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去分析解決它們。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整個小學數學課程,包括課程設置、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都將致力于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特征以及未來職業需求和發展需要,向他們提供側重于不同方面的數學學習內容和數學實踐活動。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夠勝任不同的角色需要。教師既是解惑者,也是問題的診斷者、思維的啟發者。教師還應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
另外,教師需要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創舉,它使得整個教育發生了巨變,是教育教學進入現代化的標志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經常使用教學多媒體和電腦、互聯網等教學資源和手段,來實現教學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有效地發揮這些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使得傳統教學過程中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處理。例如:信息容量大,節省了板書畫圖的時間,可更好地空出時間來為學生詳細講解,并且可以畫出在普通版面上難以表現、變化的三維圖形,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空間想象能力。
總之,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這個職業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要做好數學教師的崗位培訓,抓好數學教研工作;教師自己則更要努力為自己充電,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在專業發展中創新、進步,逐步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