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關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聯辦高級中學,云南 曲靖 655600)
前言:高中生在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時候,普遍會對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存在認知困難的問題,這樣就不能讓高中生實現高水準的課程知識學習,制約地理教學所收獲的成效。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以趣味性或者是直觀性的方式展現在高中學生面前,幫助他們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層次的解讀,有助于他們將這些學科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綜合素養。所以地理教師再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生進行創新性的知識教育,讓學生得到創新思維的課程培養。
當前地理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學科知識講解的時候,普遍存在教學理念不先進的問題。這表現為地理教師主要立足教材知識對高中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式講解,課堂教育是圍繞知識點的灌輸進行的,并沒有根據高中生所呈現的認知需求對他們進行差異性的知識教育,也沒有運用先進性的教學理念對教學進行革新。這樣導致整體課程教育中,高中生不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教師很難通過課堂講解讓他們實現創新思維的有效培養。
當前地理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知識教育的時候,也存在師生角色定位不合理的現象。在進行地理知識教育的時候,地理教師為課程的主導,依照自身的授課思維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教育,沒有關注高中生在知識學習中所應有的主體位置。高中生只能依照地理教師的講解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經常會存在概念知識認知不清晰的問題,這樣很難讓高中生對地理學科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同時,由于地理教師經常開展滿堂灌的知識教育,高中生很難對地理學科產生學習的能動性,制約該項課程教育所收獲的效果。
由于受到應試思維等影響,地理教師在對高中生開展知識教育的時候,主要是關注學生是否可以在試卷上獲得較高的分數,是否可以在高考中獲得優異的成績。所以所開展的課程教育圍繞高考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教師主要是讓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對所謂的重點知識進行認識,讓學生可以對相關的地理學術概念進行背誦和默寫,在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在這樣的課程教育中,地理教師關注知識點的灌輸數量,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課程培養[1]。這樣很難讓高中生通過課程學習實現學科素養的培養,也不能讓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產生能動性的認知和探索。
多媒體可以將地理知識進行趣味性的展示,也能讓初中生對學科知識產生學習的能動性,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運用向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課程培養。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實時課程導入,這樣可以改變課程教育的導入方式,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的興趣。例如地理教師對學生開展“寒潮”知識教育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是圖片資料[2]。如受到寒潮影響,揭陽地區2011年的水果產量出現銳減的現象,原本可以生產五十多斤的果樹,現在只能生長二十斤左右的水果,給農戶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通過實施這樣的多媒體課程導入,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寒潮的內容,這樣可以增加高中生對寒潮知識的理解。
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開展創新性的知識講解,增加高中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也能幫助高中生對學科知識進行正確的理解。例如地理教師在向學生開展“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該課程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搜集當前有關水資源利用的創新型技術資料,將這些資料展示在高中生面前,讓學生分析當前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的方法有哪些。在此基礎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閱讀,掌握此課程知識所講解的重點內容,分析水資源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具有的作用。這樣可以讓高中生對水資源進行正確的認知,也可以引導他們樹立愛護水資源的發展意識,教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避免出現水資源浪費的問題。
地理教師可以基于多媒體設置多種思考問題,引導高中生實現思維能力的課程發揮,這樣可以強化學科教育所呈現的效果。例如在開展“荒漠化的產生和防治”課程教學時,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高中生展示多個思考問題[3]。讓他們依照思考問題對文章內容進行解讀,最終確定自己的答案?!盎哪母拍詈捅憩F是什么?”“荒漠化對人類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荒漠化是如何產生的?你認為中國如何有效實施荒漠化的治理?”“人類為什么要關注荒漠化的發展和防治?你認為怎樣可以實現荒漠化的防治工作?”通過這些思考問題的提出,能夠引導高中生對相關的課程知識進行思考,也可以讓高中生在思考過程中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有助于高中生通過課程教育實現創新思維以及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
結論:地理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學科知識講解的時候,要想有效通過多媒體進行創新性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實現創新思維的合理培養,需要關注自身向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所存在的不足,積極思考如何運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