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英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東園鎮八字渠小學,寧夏 中衛 755000)
前言:對于小學生而言,積極參與課外閱讀對自身學習能力有很大的發展作用,而閱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之一,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除課堂教學內容之外的學習資源,從而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基于此如何提升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成效,是當前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項課題。
在進行語文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發揮自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由于過去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對于語文課程的教學一般是將教師作為核心之處,不斷向學生傳輸語文知識,沒有將學生對語文學習感受考慮其中,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前時代對語文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積極開展課外閱讀,要從學生角度來探究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語文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制定,擴寬學生學習知識范圍,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1]。
不論是學習什么樣的課程,最重要的是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添加一些有趣味性的知識進行教學遠比傳統枯燥的學習形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致。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其成長中比較重要的階段,學習壓力也比較大,對各方面的能力缺乏成熟,同時語文綜合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外閱讀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很容易因此出現對閱讀的厭煩情緒,基于此,教師通過將課外閱讀引入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利用一些趣味性的課外閱讀資料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材中,應該積極擴展語文課外讀物,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通過選取優秀的語文課外讀物,可以有效豐富學生對閱讀空間和選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可以提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不應局限于課內讀物,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家長一些優秀的語文讀物,讓學生在課后休息時間閱讀,適當減輕其他語文文字作業,增加學生課外閱讀時間。有句話說,讀書使人進步,學生只有不斷的積累閱讀量,才能夠進一步的提升自身對文字的理解和認識,另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進行指導性的閱讀學習,雖然閱讀優秀語文讀物是在學生課外業余時間進行的,但教師也可以將其融入在課堂學習中,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和分享,讓學生能夠根據課外讀物的理解和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教師可以考察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于后期更容易培養學生對文字表達能力[2]。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學生對任何事物都有新鮮、好奇等特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競賽與知識相結合,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語文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組織學校或者班級舉辦相關閱讀比賽,通過閱讀比賽,教師可以了解學生閱讀情況以及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之間會因為比賽來激發自身對閱讀的興致。例如,學校可以舉辦成語競賽,通過競賽考察學生閱讀后積累的成語知識量,例如,主持人說成語,學生理解成語的含義,再或者是成語接龍,看誰的成語量多,對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獎勵或證書,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平時的閱讀。
在小學教學學習階段,學校應該適當增加語文閱讀課程,利用語文閱讀課程,適當為學生講解一些閱讀方式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等,為學生介紹閱讀的好處能夠給自身帶來的積極變化。在語文閱讀課程中,教師可以打破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中的主體,有效提升學生參與語文閱讀課堂的積極性。在實際課程中,教師拿出一篇優秀的文章,讓學生共同閱讀,然后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自行完成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思維意識的培養。另外,教師在完成教學后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將優秀的文章或讀物推薦給學生,以供學生課后閱讀,從而豐富學生課后閱讀量。
總結: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加強其自身的課外學習能力對之后語文學習有很好的提升意義,因此在進行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發揮帶頭作用,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并加強教學引導,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