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濤
(河北省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河北 廊坊 065000)
中職體育不僅能鍛煉中職學生的身體,錘煉中職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中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中職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道德品質,造就新世紀的創新人才。這對于加強和改進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參加體育鍛煉本身就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中職體育在培養中職學生愛國意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體育中結合新中國體育事業的輝煌成就和“愛國與奉獻”的主旋律,為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教書育人工作,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立體的、全方位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目標性很強,這對每一個觀眾來說都能產生很強的凝聚力。賽場上國家的尊嚴、集體的榮譽,如同一個強大的“磁場”,承載著每一個觀眾個體的精神寄托,他們自發地隨著比賽的跌宕起伏與國家、集體同呼吸共命運,這就是愛國主義的生動表現?,F代重大體育比賽都有意識地采用一些突出國家外部標志的儀式,如比賽中奏國歌、升國旗等,以增強以國家為單位的民族認同感。這可以極大地引發人們的愛國意識,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
體育為中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擴大了陣地,提供了有利的方式和手段。我們可以通過體育課堂、板報、體育沙龍、組織同學觀看重大體育比賽等方式宣傳中華體育的愛國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組織學生觀看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時,可引導學生組成拉拉隊,為中國隊加油,以喚起學生的國家責任感。而籌備舉辦重大體育賽事就更能體現出動員民眾、振奮民心、弘揚國威的教育效果,從而帶動對不良社會風氣的扭轉和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
校園體育文化中的價值觀念和體育精神,具有無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不僅使學生之間相互吸引,凝成一股力,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全體成員緊密團結,朝著總體目標前進。
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競賽普遍是以班為單位進行的,可以強化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培養協作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在教學中適當組織一些團體型的需要隊友之間相互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的競賽、游戲,比如拔河、接力跑、球賽等,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讓他們在活動中逐步培養起相互協作、默默奉獻等優良道德品質,使這些學生逐漸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和水平是有限的,只有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只有心里裝著集體,勇于拼搏,才能創造出更優異的成績。在體育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提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使群體具有良好的凝聚力。
我們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競賽活動,吸引廣中職學生的參與。這種參與,不僅包括上場比賽,還包括積極為上場同學做好后勤服務,以及在場下參加拉拉隊,為同學加油等。通過有效組織,能夠使同學們在爭取集體榮譽的過程中,體驗到作為集體成員的一種尊嚴,融洽人際關系,鍛煉集體協作精神,有助于中職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品位得以提升。
體育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主張人的競爭、拼搏、意志、友誼、創新和發展等進取品質,并使體育價值、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聯系在一起。體育運動是人與人之間的體力、智力和能力的競爭,是一個最富有競爭性的領域,體育運動以其競爭的魅力吸引著學生參與其中,成為學生學習公平競爭、不斷進取的最好課堂和演練場。體育運動把人生過程中常常遇到的成功、失敗、挫折、歡樂、驚喜和痛苦等情感融注于短短的瞬間,使人們一次次去經受各種意志的考驗、心理的沖擊,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懂得了如何去克服惰性、戰勝自己,如何去為理想拼搏進取。進取精神還激勵著學生不要把眼光停留在某一點上,為了成功和歡笑必須頑強拼搏,努力進取,百折不撓,努力去追求新的希望、新的人生。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本身就是不滿足現實、追求發展、不斷進取的特殊群體,進取的行動體現在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上,對學問的掌握上,而體育運動正是培養他們進取精神的促進劑和催化劑。
組織紀律是各項事業成功的保證。一般來說,學生各種行為都是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也就是由外化到內化再到外顯的過程。教師在各類體育課的教學開始,應認真全面地講述有關體育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強調組織紀律性,對學生進行法制、法規教育。各級各類學校對體育教學均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最常見的是課堂常規,它是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對課堂上教學有關的問題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服裝規定,病、事假的規定,對遲到、早退、曠課的規定,以及值日同學拿、送器材的規定等方面。這些課堂常規里蘊涵著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加以培養,強化學生組織紀律性,使學生頭腦中始終繃緊紀律這根弦,規范自己的行為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覺。
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體育文化對當代中職學生的強大的感染力和浸潤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得到不斷充實和完善,使他們的視野更遼闊,心靈更高尚,知識更豐富,并最終成為和諧發展的合格的現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