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靜儒
(河北省順平縣神南中學,河北 順平 072255)
課堂教學是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和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下列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情境式教學最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創設情境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可以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討論等形式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盡可能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從實踐中獲得真知,體驗做數學的樂趣。在初中數學課堂中也可以創設競爭情境,初中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可以使之轉變為學習的動力。例如可以開展計算比賽、編題比賽、解題方法比賽等。情境創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情境創設要把握好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結構的和諧統一;2.情境創設要真實豐富,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只有在真實情境中提出的問題才最具有挑戰性與針對性,對問題的解決才更能顯示出它的價值和現實意義;3.情境創設要有整體性,把握好各環節的銜接和過渡問題,既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展開,又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使情境創設和任務驅動達到完美統一。但是在目前,只有一部分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對教學有效,大多數情境式教學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最主要是因為,有一部分教師認為情境教學是為了體現課程教學的新穎性,而不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所以這些教師是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有些概念化的數學知識,不需要進行情境式教學,比如特殊三角形的概念教學、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教學等,直接引入,其效果會更好。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過于追求生活化,根本不考慮這些生活化教學是否和教學內容相適合,是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合,這就導致學生不能直接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總地來說,創設情境最主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應避免刻意營造情境氛圍。只有那些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完成教學目標的情境創設,才是優秀的情境。
數學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已經不是“一支粉筆走天下”。多媒體、電腦的介入,使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要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適時地進行點撥。運用實驗、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更要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這樣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同樣的教材,善于表達的教師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筆者曾聽過這樣一節課,教師在講相反數的概念時讓學生這樣理解:相反數是成對出現的,正如一對夫妻,一個丈夫只有一個妻子,一個妻子只有一個丈夫,兩人相隔千里但還是夫妻。這樣學生就明白相反數的定義了。這節課學生聽得不累,而且效果百倍。所以,數學教師要多讀書才能出口成章,才能在恰當的時候用生動的比喻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除智力因素外,還有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學還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有區別、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優等生提出的問題一般都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對這一類學生,可以讓他們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練習拓展性強的習題,促使這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向更高層次發展;而后進生,讓他們掌握好基礎,認真仔細地做好基礎習題。在全面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但要注重對優等生的培養,而且更應該關心中等生和后進生的發展。一句鼓勵性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次充滿贊許的點頭肯定。讓學生在激勵評價中充滿自信,在激勵評價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感受!
教師要把合作精神融入課堂,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很容易,但對于另一部分學生來說,也許就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他們在交流中可以充分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取長補短。如果是個別的問題,同學之間的討論就可以解決了,通過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是我們教學中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利用這些時間我們可以進行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生成能力,這才是高效課堂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經過討論和交流,學生不僅能夠真正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這對于克服厭學情緒,提高教學效果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對書情、學情進行充分地了解,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準確把握課堂動態,一定會讓初中數學達到“教得有效,學得愉快”,達到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