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蓮
(河北省唐縣北羅鎮溫家莊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就是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這些小組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觀察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和合作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影響,這種合作模式學習對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能力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實現合作小組內每個成員都得到共同發展目標的學習。
小學生缺乏從事合作學習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平時教師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技能,教導學生一個降級能力的概念,比如尊重其他同學的意見,謙虛有禮表達自己的觀點,陳述自己的想法,與人和善。
教學模式是否有效與教師的指導關系很大,有的教師只設計問題,而不加強指導,盡管問題設計得很好,但學生“自由”合作的成果卻不是很理想,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學生不積極參與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時,要及時引導,提出明確要求,當學生交流討論停留在表層不深入時,教師要及時加以誘導,讓合作向深層次發展。確保合作順利開展。學生交流過程中常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發現,及時給予肯定。在學生出現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合作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幫助學生盡快排除障礙。
在合作學習前讓學生有時間獨立思考,只有在經過思考之后,學生才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地探討,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務必提出明確的探討目標,不然學生會變得比較盲目,從而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進而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提高。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合理安排學生成立小組討論把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安排在一塊,讓學習優秀的學生輔助其他同學,其次,在小組內多給學困生先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機會,從而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再次,讓學困生認真地聽取他人的見解,然后動手操作,認真地探究這個過程。最后,教師需要重點地指導學困生,從而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及時給出表揚,增加他們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增加學生和教師的情感交流,對老師和周圍學生產生信任感,和諧教學的氛圍。
通過多年的教學,我們發現新課程改革豐富了課堂形式,小組學習這種模式也越來越適應學生的心理。但是對于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內容在選擇上卻需要進行準確把握。
數與代數方面可以說是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主要可以分為兩點:數的認識和數的運算。學生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可以掌握數量關系、數學規律和數學模型,從而更好地描述把握現實世界。對于數的認識而言,關鍵在于掌握1到20之間的認數、讀數和寫數。所以這部分的學習應該以形象思維特點為主,注重形象思維,幫助學生體驗周圍環境中的數的概念。例如,在“數一數”部分,可以設計“美麗校園場景”,通過向學生展現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在圖中盡量普及10以內的各個數字,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主題圖的處理,從而更好地體會數字的意義。
這一方面的數學知識包括圖形的認識、圖形與位置、圖形與變換以及圖形的測量幾個分支。這部分內容涉及到現實世界的物體和幾何形狀等,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較為直觀,外加上這方面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從而更有效地得到與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相關的直觀經驗。例如,在認識長度單位厘米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列舉出現實生活中哪些物體約為一厘米,在列舉完之后再探討測量方法,從而認識厘米這一長度單位。
統計與概率主要涉及到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包括數據統計和不確定現象兩個知識點。對于本部分的學習,學生需要初步掌握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形成統計的觀念,形成數學分析的意識,從而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確定現象的學習充滿趣味和吸引力,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開展相應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在進行各類和概率相關的游戲的同時更好地體驗數據本身的意義。例如,在進行排列和組合學習時,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卡片擺出兩位數的形狀,完成這一過程后在合作學習小組內相互交流擺法,分析和討論怎樣擺放才會不出現遺漏數字的情況。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排列組合的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教育更好的發展,它的有效實施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培養人際交往能力,但是合作學習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會存在諸多問題,我相信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要不斷地學習,改進自己的工作,一定可以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