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愛民
(南昌縣渡頭學校,江西 南昌 330217)
計算能力作為學生學習數學時,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手段,在小學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因為現階段的小學生思維方式相對較弱,面對學習數學時所出現的問題,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厭學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教師需要完善當前的教學方法,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加強對學生的計算教學,從而推動整個小學數學階段的創新發展。
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學生只有充分掌握計算能力,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但受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教師只注重理論化的知識教學,很少重視對學生的計算教學,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一直得不到提高。而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其實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需要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教師從旁進行輔導。但現階段的小學生因為自身的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學習經驗也相對較少,探索精神和學習意識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并且現在的數學教師雖然不斷的完善課堂,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方法,但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依然會感受到吃力、困難。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計算教學,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明確現階段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認知能力作為目標,從而不斷推動小學數學課堂的發展[1]。
計算作為數學教學的關鍵,教師需要教導學生正確的計算方式,通過大量的數學習題進行練習和訓練,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能力。而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學生因為對于計算的概念較為模糊,只是將計算公式硬套進數學題中進行計算,導致根本無法掌握計算的真正含義,無法適應計算題中千變萬化的情況,更何況是讓學生舉一反三。計算教學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教學環節:計算意義、研究管理、計算法則和技術技能等,倘若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或者問題,導致計算法則無法應用或者缺少遷移能力等較差的情況下,這都跟算理不清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并且只有當學生徹底明白計算管理,掌握計算技巧和法則時,學生才能適應數學題中不同的變化關系,逐漸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計算方法也能得以培養,當學生真正理解算理時,學生才能充分掌握計算技巧,且學生更應當牢記數學法則,做到有條不紊的學習[2]。
例如:學生在學習小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混合運算》這節時,教師可以先創設幾道數學題,35-24+35=? 15÷3×5=? 32+6-11=?2×8÷4=? 72÷8÷3=?,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分析出,先用35+35=70,再用得出的70-24=46,所以35-24+35=46,幫助學生更好的運用算理和算法。教師在引導時,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會算的能力,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創造能力。再如:學生在練習2.5×4÷2=?時,教師需要在學生徹底掌握混合運算時,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且做出合理的思考和分析,同時根據分析所得出的結果,學生可以掌握“商不變的規律”,將2.5擴大十倍變成25,再利用25×4÷2得出50,最后在將50縮小五倍
得出結果為5。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再創作”能力,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進一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進行計算技巧練習時,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規律和技巧。例如:學生在學習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這節時,當學生完全掌握這節課后,教師可以出一道計算題讓學生進行計算,125×4=? 25×4=? 1000÷4=? 200×3=?,只要學生通過所掌握的知識技巧,便能夠迅速的計算出500,100,250,600。倘若學生沒能徹底掌握數學計算技巧,只能采用基礎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這樣學生不僅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進行計算,還容易出現計算錯誤的現象。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打破定性思維,注重加強對學生計算技巧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和技巧,促進學生個性化的著重發展。
現階段學生出現數學計算問題時,多數原因是因為學生丟三落四、馬虎的習慣,導致學生在運算時,間接地出現了運算順序錯誤的現象。而這時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的對學習進行訓練,對于這些較為馬虎的學生需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細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改正計算題時馬虎的現象,從而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為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3]。
現階段,多數學生都在抱怨有著無數的練習題,且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會為學生布置出大量的課后練習題,所布置的練習題基本都是千篇一律,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做題的興趣。并且很多家長打著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旗號,給學生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這些補習班占據了學生大多數的娛樂時間,且補習內容多數都是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所以家長根本沒必要這樣做,只要學生在課堂上正確的掌握了數學知識,完全不必為學生報補習班,反之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休息時間,導致學生逐漸出現厭煩、厭學的現象。因此,教師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需要重視學生的練習內容,不論是封閉性、半封閉、開放性等問題都需要重視,且通過以封閉性為主,開放性為輔,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練習技巧。并且練習題的形式復雜多變,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切記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盡量避免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并且需要先從基本練習、針對練習和變式練習再到擴展性的練習,出題的難度需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狀態,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的數學計算技巧。
綜上所述,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采用高效合理的教學方針,逐漸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采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時,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知識水平,充分將生活和數學融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