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
(鶴壁市第二中學,河南 鶴壁 458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常態化,而英語作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英語學科在學生學習生涯中已經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但應當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學生課堂內容和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而且也應當加強學生英語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教育。當前中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在開展學生全面發展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強調語言知識目標,三維目標不完整且割裂;情感目標牽強生硬不好操作,核心素養的提出,為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用核心素養來梳理培養目標,可以矯正過去“重知識、輕能力、忽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偏失”。我們教師雖然改變不了整個中國的教育,但可以改變對教育的理解。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自我陶醉表演,而是應該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合作。
教學不要過于注重知識的傳遞,而要注重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引導學生思維轉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就應當調整和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的是一對多、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沒有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漁”。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的英語教學,不利于學生自身英語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阻礙了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和提升。教師在實踐教學的活動中,應當敢于打破傳統,在制定課堂教學任務和計劃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制定一個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和完成教師教學任務相契合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對課堂英語教學內容的學習掌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但是有些教師上課只是關注好學生,把學困生邊緣化。針對這種情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更趨向層次化個性化。
1.面向全體各盡所能。當今社會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從班級的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平等原則,為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創造平等的學習條件,使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堅持反對面向少數,面向尖子,避免課堂上少數學生唱戲,多數學生旁觀的局面,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面向全體,確保每位學生課堂上都能積極參與。為此,我們采取多種課堂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行多層次的信息傳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進行自由結對設計“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等幫教幫學,真正起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用,調動一些難開口、怕開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分組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現,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的舞臺展現自身英語能力和個性魅力,通過自我展示獲得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認可,在培養學生應對能力和口語能力的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自信中提升自我。
2.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古人云“圣人教人,各因其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思維和學習能力,當今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正是正視這種差異性。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學生學習興趣、特長以及學習心態的影響,在學習英語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具有不同的差異性,因此在課堂上正確處理“面”與“點”,即“全體”和“個別”之間的關系是很關鍵的。特別是那些學困生,教師的耐心可說是他們進步的支柱,教師的每一個微笑,都能鼓起他們一份爭取進步的信心。因此教師注意全面關心和愛護學生,多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在課堂教學中,應對他們采用多表揚少批評的策略。
在我們日常的英語教學中經常發現課堂越來越沉悶,學生越來越不愿意開口說英語。上課能主動舉手發言的學生寥寥無幾,回答問題時幾乎都在等老師“點將”。即使有些學生對答案胸有成竹也不愿意主動起來發言。盡管教師運用了各種策略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獎勵,甚至責罵,但也無濟于事,收效甚微。我們要營造氛圍,讓踴躍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打造出彩的課堂。我認為,要打造“出彩”的英語課堂,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顫姷膶W生,非常樂意在教學活動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有著童言無忌的“直腸子”,愛說也敢說;他們有著展現自我的熱情,愛演也敢演。表演是人與生俱來的愿望,每個人都愿意在合適的場合以最佳的姿態展示自己。然而,隨著年級的增長,他們的這份“童真”反而被我們一板一眼的教學給束縛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以后,很多學生已經遺失了這份“美好的踴躍”。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呵護學生們的這份“童真”,通過生活情境、動畫視頻、歌謠等形式,烘托出熱烈、有趣又具有親和力的活動氛圍,讓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們的英語實踐中,把學生們這種不由自主的“踴躍”發展為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