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敏
摘要:創新思維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高低更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等方面又有了更多的要求,由此也給我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就此話題,本文對如何培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 ? 閱讀教學 ? 創新思維
高中英語在學生學習的各科目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成為了我們的教學目標。英語的學習分為單詞、語法、閱讀等幾個板塊,其中閱讀是其他板塊融會貫通的成果,由此可見,英語閱讀教學尤其重要,在閱讀和教學英語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堅持舊的教育理念,而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
一、設置提問環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閱讀文章,并設置相關提問環節,讓學生結合現有的知識儲備進行閱讀學習,并引導他們由淺入深解讀課文。我們應立足課本教材的閱讀文本,挖掘其中的思想內涵,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對其中的內容有更深的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外研版中“Life in the Future”這個模塊中的文章,是關于未來生活的,這種文章類型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那么我們就可以提出一些有關問題進行提問,通過設置問題環節,促使學生更全面的學習閱讀文章。比如我們可以提問“Will there be schools in the future?”有的學生回答“No, there won't. I think that 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 and will use computers. They won't use books. They'll use the Internet.”我們繼續提問道“What will the life in the future be like?”學生經過想象,又進行了回答“Because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much work can be done by computer or even robots. Lots of things are fully automated.”接著,我們仍可以進行一些相關問題的提問。通過提問、思考、想象、回答這樣反復的學習過程,學生掌握了將來進行時的構成及用法,并對文章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我們不斷地引導下對文章中涉及的未來生活產生了無限想象,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進行課外拓展
為了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我們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組織有關的課外拓展,比如小組討論或者將文章內容進行續寫或改寫,由于高中生對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所以通過這些方式,更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
例如:在開展“Life in the Future”這一課的教學時,針對這篇課文,我們就可以開展討論或改寫等課外拓展活動進行授課。首先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文章,經過學生的閱讀之后,提出一個與本文內容有關的話題“保護生態環境”,讓學生就此話題分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分析為什么環境會不斷遭到破壞,避免此種情況發生的科學方法有哪些。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有觀點不明確的地方就會提出來,我們就可以啟發學生從自身、社會、國家等方面去思考分析問題,通過學生們的討論,他們互相交流了各自的觀點,對文章內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提高了他們的討論溝通能力,深化了本文的其中一個主題。然后,我們可以提問學生現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引導學生將現在的生活與未來生活作對比,使他們明白要從當前做起,珍惜我們周圍的花草和樹木,保護我們的家園,保持生態平衡與社會發展的道理。最后,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拓展作業,讓學生根據本課的文章內容進行續寫或改寫,可以在文章本來的基礎上進行續寫,也可以直接改變文章的整體思路,不受文章束縛重新改寫,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
在傳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中,由于老師的單調教學,使許多學生對閱讀文章提不起興趣。然而,閱讀前是否可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教學所呈現的課堂效果是有直接影響的。所以,身為教師,我們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我們應該提前設計好一種新穎的導入方案,多媒體的運用就為方案的導入增添了色彩,我們可以通過將與閱讀主題相關的圖片應用多媒體播放展示給學生,拓展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引發他們進行想象與思考。
例如:當我們學習“Carnival”這一課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只是干巴巴的對閱讀內容進行說講,沒有任何生動形象的表達,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自然是不買賬的,長期以往,只會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直線下降,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將多媒體技術全面應用到課堂當中。比如,在本篇閱讀課文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詢、搜查資料等方式了解本課的閱讀背景,然后根據所了解的背景資料進行預測猜想本文的具體內容。接著,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世界各地不同主題的節日圖片以及視頻進行播放,使學生感受各國異地的風土文化,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以及無限的想象,在學生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后,讓他們猜測本課閱讀文中將要描述的內容,預測作者將會如何表達情感,最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概括文章大意,以驗證他們的猜測和預測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漸漸地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四、注重課堂討論
在現在的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更加提倡合作型學習模式,因為學生自己一個人悶頭苦學的學習效果并不佳,而且也已不適應當今的課堂需求。所以,身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討論交流,充分挖掘并拓展教材內容。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學生之間的思想碰出火花,由于學生們年齡相仿,因此他們的思想交流起來更易被對方采納與接收,再加上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強,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他們就同一文章進行研讀,同一問題進行探討,相互合作學習,在過程中理解文章內涵,共同發現并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Great Scientists”這篇文章時,我們就可以采用這種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我們可以播放世界各國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著名科學家的圖片,比如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迪生發明電燈等,并對文章內容進行相應講解,然后,我們可以引出一個話題“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reat scientist?”,并將全班分為6個小組,讓學生就此話題用英語口語進行小組討論。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討論狀況,比如,小組中有的人認為能成為科學家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有人認為是他們對科學事業太過熱愛,還有的說因為他們勇于挑戰并堅持不懈的努力。接著,我們繼續拋出話題“Do you think you will become a scientist in the future? If not, what do you want to be? ”對于這一話題,學生討論的熱情會更加高漲,他們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想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并加強了他們對英語語法的掌握,同時,使更多的學生擁有了發言的機會,在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學生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我們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以及課堂學生呈現的狀態,采用設置提問環節、進行課外拓展、應用多媒體等多種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呂婧.“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中學),2017,(09).
[2]劉海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研究[J].現代交際,2018,(03):163-165.
[3]周春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02):66-66.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海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