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紅
摘要:無論是在小學還是在中學,德育教育應該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涯相伴的一種教育。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不能單純的從學習成績方面來看,而是應該從德智體美勞這些方面全面來看。在學生所應該具備的各種素質中,品德修養尤為重要,學生在在校學習期間正好是其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形成的品德和價值觀對學生的一生都大有影響。因此,作為初中生的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斷學習探究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德育教育 ? 初中 ? 班主任 ? 有效滲透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樹人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二是立德,即讓初中生樹立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道德品質。所謂優秀的道德品質就是讓學生擁有正確的道德認知,道德準繩,讓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那么如何讓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滲透,這是初中班主任工作探索中的一個重點。
一、讓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
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努力增加學生和社會的社會接觸,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初中生因為自身的社會經驗還比較缺乏,其大部分的社會信息都來源于網絡,這就導致了網絡媒體發布什么信息學生往往就接受到什么信息,對于信息的真偽和信息的質量并沒有自己的判斷。但是這些不辨真偽的信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將會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1]。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接收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辨別能力增加這些學生和社會的接觸面,形成學生對社會事件的正確認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第二,班主任應該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讓學生培養出自信的人格。初中生正是出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隨著學生年紀的增加和心理的成熟,學生會逐步的進入青春成長階段。在青春期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在形成階段需要更多的來自外界的認同,尤其是來自家長和教師的鼓勵,這個時候班主任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最好是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朋友,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善意和關懷,通過這種方法來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積極的把自身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向班主任反映咨詢,這樣班主任就能夠實時對學生進行交流,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
初中階段也是學生的青春期的關鍵時期,很多時候學生會出現學習狀態不佳,早戀等青春期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班主任不應該一味的對學生打罵,而是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進而開導學生。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面對這些問題,不要讓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此外,在學生學習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之后不要吝嗇對于學生的夸獎,對于學生大加鼓勵,并且要跟家長積極溝通,讓家長也學會這種表揚方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受到重視,促進學生自信心態的培養。
二、關注道德情感的培養,促進學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培養道德情感的關鍵時期,而班主任作為初中生教育的關鍵性人物,肩負著對于學生的道德情感的責任和義務。道德情感對于學生道德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性的中介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感是人們形成道德信念的前提和重要基礎,在學生的主體道德性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道德信念不單單是指某種心理成分,更是深刻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有機統一。作為道德動機的高級形式,道德信念還是個人道德目標追求的內在驅動力,這種道德信念在人的道德情感構成中處于中心環節。基于道德信念的這種作用,它自然應該成為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工作實施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背誦一些名言警句,或者組織學生講一些愛國主義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把這些格言中的內容滲透到自己的言行中,讓這些警句不斷的激勵自己。學生還可以選擇一位名人作為自己的榜樣,用他們的具體事例激勵自己的發展進步。在這些活動中,應該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發展學生自身的主體性。
三、班主任應該適應時代發展,轉變德育工作觀念
班主任的教育觀念在無形中指導著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簡單來說,德育觀念指的就是人們長期持有的教育目的和對于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當前,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一項調查中顯示,當前有70%的班主任認為德育工作在初中階段開展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在頭腦中長期以來養成的“重視智力因素的教育,而輕視德育”的教育觀念的影響[3]。所以,要想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最根本的就是轉變當前班主任的教育觀念。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優秀的人才應該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統的重視智力,輕視體育的教育觀念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班主任應該注意時代的發展,對于德育教育要有明晰的認識,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要有正確的判斷。在職業道德方面和德育責任和觀念方面要把堅定的信念作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對于現代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理念要重視和學習。讓初中班主任自身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當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把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為整個社會系統中一項重要的工程,應該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培養。道德本身的源泉就是社會生活,其作用的發揮之處也是社會生活,所以良好的德育觀念的培養必須要在整個社會上建立起系統的、多層次的德育網絡。而作為班主任,應該主動的配合各方面,讓整個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為德育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四、班主任要加強對于班級的文化建設
如果一個班級中建設了良好的班級文化,那么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將會十分的順利。良好的班級文化包括,樹立學生班級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的班級榮譽感,班級中積極的競爭氛圍等,這些要素對于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都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故此,在初中階段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對于班級文化的建設[4]。第一,班主任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全局觀念和合理策劃的思想,能夠把班級工作安排的協調合理,有效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班級文化的建設一定要能夠體現出來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一個好的班級環境能讓學生在享受中學習,對于學生情操的培養也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班級文化對于學生的意義遠不止于此。首先,良好的班級文化中包括班級集體精神,集體精神的培養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班主任可以通過一些班級集體活動來加強班級集體精神,如拔河比賽、足球比賽等。在這些集體賽事中,要能夠激發學生的集體力量,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學生把自身的榮辱與班級榮辱聯系起來。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尤其要避免小團體的出現,堅決杜絕個人主義的滋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還可以把一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當中,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獲得道德感染,從而讓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選擇幾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樹立班級中的優秀榜樣,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從而感染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五、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平等意識
一個好的初中班主任應該時刻保持著一個對所有學生平等的心態。在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中尤其要重視這種平等心態的滲透。對待班級中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做到平等對待[5]。在班級中,可能存在一些因為家庭因素或者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極度自卑的學生,在對待這些特殊的學生時,如果班主任也存在歧視心理,那么將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對于學生一生都造成很大的陰影。如果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感受到教師的一視同仁,那么那些心理敏感的學生就會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都能放下架子,積極的融入到班級建設當中。這樣那些學習成績差,心理敏感的學生就會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對于這些學生日后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作用。
六、結語
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的開展對于初中生日后的道德素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此,作為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注意切實的貫徹落實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初中階段,班主任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三觀,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管理者應該把學生作為教育管理的主體,以真情打動學生,把班里的文化建設作為德育工作開展的載體,從而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麗娟.芻議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17,(45):135-135.
[2]陳博文.淺談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漢字文化,2018,(09):106-107.
[3]宋西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路徑[J].中華少年,2018,(13):82-82.
[4]侯麗麗.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開展德育滲透[J].神州,2017,(29):203-203.
[5]佚名.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A]// 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8.
(作者單位:山東鄒城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