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
(成都天府新區白沙中學,四川 成都 610213)
“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1]而班主任是學校落實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承包者,是引領學生成長的重要參與者。班主任工作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年輕教師,更是促進其迅速成長的重要途徑。由于目前許多師范生在大學期間更多地是鉆研教學方面的手段與技巧,忽視了德育方面的學習,容易在心態上產生一些誤區。
但是很多年輕的班主任,剛剛才從大學畢業,踏入工作崗位,對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把握不清。這些年輕的班主任往往與學生年齡差距不大,容易相處,共同話題也較多,于是他們認為班主任是學生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當學生犯小錯的時候,不舍得去教育他們,而只是輕描淡寫地就此翻篇。一開始學生雖然很喜歡這樣的班主任,但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挑戰班主任的底線,等到問題發展到很嚴重的時候,再去教育學生,學生卻難以接受了。當然也有的年輕班主任認為班主任就是班級的權威,與學生保持著較遠的距離,學生難以親近,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有效開展。
班主任的相關理論,大學期間師范生很少有機會能夠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工作后年輕班主任因為忙于繁雜的教學工作與班級管理,更是忽視理論的學習。單純地憑借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獲取經驗,雖然這樣的經驗更適用于自己的班級管理,但這是一條可能會阻礙一些孩子更好成長的道路。
在培養機制上,部分學校卻未能建立全面的關于培養新班主任的方式、途徑、激勵等,因此在跟進與督促可能略顯不足。此時就更需要年輕班主任發揮主動性,積極地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而有些年輕班主任卻剛愎自用,認為這樣會顯得自己的能力不足,遇到一些小問題不及時請教,等到問題積累后才想到要詢問師傅,這時問題解決的難度則更高。
一些年輕的班主任急于做出成績,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生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而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分看重,一旦接連遭到打擊,便容易對自我產生否定的情緒,進而消極怠工,甚至做出辭職等沖動的行為。
年輕班主任由于年齡不大,沉淀不夠,對許多事情缺乏必要的耐心,不能堅持。教師都清楚反思對自身專業成長的重要幫助,但卻缺乏持之以恒的動力。寫一天的班級管理反思不難,但寫一屆甚至全部的班主任生涯卻很難。有些年輕的班主任剛開始能夠堅持,卻在自身認為能夠得心應手的時候放棄,前功盡棄。
班主任既是班級組織的管理者,更應是班級學生活動的領導者。關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學校、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對班主任產生了更多的角色期待,如:“學習成績的提升者”、“行為品行的糾正者”。平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完整而豐富的教學活動對班主任的角色也提出了側面豐實、色彩鮮明的要求。班主任集多種角色于一體,不斷地切換于日常教學活動與班務工作中,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2]因此,年輕的班主任需要從不同的方面正確認識班主任的角色,多角度地了解班主任工作,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確保班級活動有序運行。
班主任相關理論與經驗的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師在繁雜的班務管理工作中對問題預判的能力,迅速地找到解決的方法,促進班級有效健康運轉。因此,對于年輕班主任,更需要擠出時間進行班主任理論的學習,主動積極地參加有關班主任的各種培訓,不斷完善教育理念,提高班主任專業技能。年輕班主任主動積極地與有經驗的班主任交流,向他們請教,既是幫助提升自我專業成長,也是提高自身溝通交流的能力。
大多數教育界里的優秀德育工作中,都是慢慢從經驗中成長起來的。積極樂觀地對待挫折,能使學生也受到感染,促進學生性格開朗、樂觀。笑對人生,做一名樂觀的班主任,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自己。比如:在進入教室前,先做幾個深呼吸,有助于教師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僅僅是對自我的要求進行積極心理暗示,讓自身身心健康,對于班級也可以進行這樣的暗示。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教師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期待,學生亦能相應感知,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年輕班主任結合自身告別不久的學生生涯,能夠時時從腦中蹦出新的班級管理的好點子、好方法,這些新奇的想法往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不斷地為班級帶來活力。但這些好想法、好靈感在具體實施之前,需要經過嚴密的思考與不斷的修正,使其更加成熟,在實施的過程中才能更順利。這樣,既能確保方案實施的有效性,提高班級管理的豐富性,也能讓年輕班主任更受學生喜歡,真正地被學生所信服,增強班主任的權威性與班級凝聚力,提升年輕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美國心理學家曾提出過關于教師的成長法則:成長=經驗+反思,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 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 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反思對于促進年輕班主任的專業成長具有重大作用。而往往一個優秀的德育工作者,無時無刻不在反思著,只是形式上不唯一。而反思的過程也需要堅持,堅持每一天、每一次活動都進行反思。對于班級管理事務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班主任的耐心進行支持,特別是一些問題學生,容易出現反復,更加需要持久的關注。因此,作為年輕的班主任,無論是對于自身的專業成長途徑,還是對于班級管理的瑣碎事務,都應保持耐心,持之以恒,必將有所收獲。
年輕班主任的迅速成長,離不開對自身角色的正確定位、理論與經驗的學習、積極心理的暗示、理性思考與耐心的支持。憑借年輕班主任的年齡優勢與可塑性優勢,有意識地避開這些心態誤區,積極調整,與成為優秀班主任的距離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