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當今課程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點,它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但課堂實踐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每個教師積極探索解決。就合作學習從英語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思考、過程中的評價幾個方面來探究如何有效合作學習,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合作學習;問題思考;過程評價
英語教學是互動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給學生充分的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課程標準認為,利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培養集體榮譽感,養成團隊合作精神。而且,通過活動,學生要敢于合作,樂于合作,勤于合作,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養成和諧向上的品質。現在,合作學習已經蔚然成風,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廣泛運用,其在課堂高效、方法改進等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但在運用過程中難免出現許多問題。
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對活動各環節缺乏有效的把控,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導致交流討論變成“滿堂哄”。設計的討論問題缺乏合作的合理性,要么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沒有討論的必要,要么問題繁雜學生無處下手。小組成員參與度不均勻也使合作學習、探究交流優勢互補、集思廣益的功能得不到發揮,合作學習重形式輕實效。
二、關于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使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以明顯轉變,教學方法也有了較大的改進,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特別是把合作學習作為推進高效課堂的著力點。
1.情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需要創設一種適宜的學習情境,使得每個小組成員間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才能凝聚他們合作交流的動力,即把全班分成幾個組,小組成員捆綁在一起進行合作學習。如,在記憶單詞教學中,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合作學習的情境,每個小組十個學生進行單詞接龍,誰錯了就重新開始,先結束的小組為獲勝者,最后給獲勝組的每個成員獎勵一枚獎章。全班學生都非常興奮活躍,合作學習的希望之火瞬間點燃。
2.合作學習中的任務分工
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一定要充分注重合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為了得出一個探究性的結論,需要小組成員分工,承擔不同的職責才能完成的任務;需要每個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對得到的繁雜信息進行歸納綜合的學習任務;為了達到團體目標——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能夠完成的特定學習任務;在特定的情境中,需要通過學生的互動,相互協作、配合,獲得知識、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學習任務。教師要依據學生年齡的差異,選取他們興趣濃、探究欲望強的學習內容,呈現問題的方式應該盡可能充滿趣味性、科學性。
3.合作意識和能力的漸進培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從語言表達和情感態度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課程學習目標:能正確做出英語口語發出的指令反應;能吟唱常見的一些簡單英語歌曲;能用英語講述情節簡單的小故事、表演常用的情節對話;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簡單的英語口語交際;勇于參與,積極溝通,踴躍合作,力克困難,有質量地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為了較好地完成英語課程學習任務,創設課堂環境,進行合作學習是最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中積極思考,提高自己。
三、關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評價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密切的配合,發揮了個體的特長,獲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增長了很多的見識,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有效的激勵評價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評價,能夠極大地激發每個成員的學習潛力,使個人目標和共同目標和諧統一,從而建立起個體的努力和組內成員之間合作互動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1.評價內容
(1)目標達成。小組能否及時、高效率地完成課程設置的學習目標,以及老師布置的任務,是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
(2)成績提高。學習就是一個成績提高過程,如果沒有提高則是無效的學習。小組的整體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評價標準,小組整體提高得快,則成員水平進步明顯。
(3)合作是否和諧。小組合作,最忌諱各自單干,缺乏合作意識和精神態度,即便完成了學習任務,但對培養合作精神的毫無意義。
(4)團結協作。小組合作需要的是團結精神。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而團結一致,齊心合作,才能體現合作的巨大作用。
(5)思維創新。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智慧是激發創新的巨大源泉。小組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一定會創造新的奇跡。
2.評價方式
(1)教師評價。每堂課,教學任務完成之后,科任教師就要及時進行評價,對每個小組的預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達標,以及分工、紀律等學習情況進行全面量化考核。
(2)學生個體評價。學生評價包括自評、組評、班評,一般分別由學生自我、小組長、班干部完成,每周評價一次,定期匯總。
(3)師生共同評價。依據每個小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作業完成的情況、考試的成績等方面,按照一定的評分標準,組長隨時在評價欄里根據組員表現來記分,小組之間互相監督。每周師生共同匯總評選出優秀小組。
3.評價措施
(1)實現共同進步,注重捆綁式評價
小學生的進取心、班級榮譽感強,小組之間的競爭激烈,這給每個小組的快速進步提供了無窮動力。但是,為了小組的榮譽,組內學習好的表現積極,發言踴躍,作業認真,成績突出,而差學生剛好相反,在合作學習時無事可做,兩極分化愈加嚴重。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局面,必須要注重捆綁式評價,制定特殊的評分標準,對學困生取得的進步要加倍評分以鼓勵,長此以往,小組內成員就會更加地團結,優秀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幫助學困生,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的預期目標。
(2)促進學生發展,重視同學互評
①組內互評。為了使學生在組內評價時有根有據,養成公正對人、客觀對事的人生品格,所以,可以讓每個同學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合作態度、合作質量、創新意識進行重點評價。
②組間互評。學生對其他小組做出公正的評價,不僅能反映了小組整體的素質,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能力,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促進整個班集體的進步。組間互評的內容有:組內職責的分工,發言的踴躍性,表達的條理性、參與合作的熱情,合作學習的態度、合作探究的能力等。
(3)激勵學生進步,加強教師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學生進步的催化劑,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根本保證。教師應該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評價學生表現。教師對學生個人的評價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所以一定要重視激勵性評價。教師要用欣賞的心態和目光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贊賞的語言激勵學生,使他們更加自信,讓他們的心靈得到自由的放飛,如此他們會變得更加優秀。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個人從學習態度、參與表現,合作能力等方面評價。
比如,在小組合作中,對于那些熱情參與、積極探究、能夠帶動小組其他成員一起學習的學生,可以如此評價:“你真是大家的主心骨,不僅有獨到的見解,而且有很強的組織力。你的表現令人佩服,你是我們的驕傲!”對于那些缺乏自信,反應較慢的學生,可以如此評價:“你非常嚴謹認真。只要主動積極和大家一起討論、探究,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讓我們一起加油,行嗎?”對于那些成績不理想,性格膽小,不愛發言的學生,可以及時給他說:“大家知道你肯定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只要表達出來跟同學們一起分享,那太好了。大家很高興幫助你。你一定會更優秀的,加油!”
第二,評價合作狀況。教師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設法讓學生動起來,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要達到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手段是,科學合理組織合作學習過程,關注每個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重視培養學生和其他小組成員合作的態度。
需要強調的是合作學習狀況不只是組內合作學習的狀況,也包括組間合作學習的狀況。每個成員要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各負其責,成員之間能夠密切合作,出現矛盾能及時化解,能夠相互幫助,達成共識。教師要及時表揚那些合作學習中表現優秀的小組。可以如此評價:“××小組表現很好!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合作緊密,效果優秀,值得我們學習!”這樣就為其他小組樹立了學習榜樣。在先進小組的激勵下,其他小組就會立即調整本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快進入積極探究的狀態,快速得出結論。
第三,評價合作效果。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反映了集體的智慧,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評價合作學習效果,主要看學生能不能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沒有,學習的興趣是否有所提高,學生能不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評價的關鍵要看學生和過去相比是否進步,只要有明顯進步就算達標。
(4)實現自我完善,參與自我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就是要不斷自我反省,即自我檢測學習情況,全面正確地評價合作學習中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調整,促進自己實現既定的目標,最終達成自我完善,從而提高自己做人的品質。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包括,對自己參與合作學習的態度、合作學習的意識、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中的創新精神等。
總之,要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保證學生的全員參與,合作學習才能體現真正的價值,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和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根據“組間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組件合作學習小組,以合作任務的輕重、難易等來安排合作時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不管運用何種評價方式,都要以促進個體發展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健康發展為落腳點。
新時代新目標新要求,合作已成為時代的主流,廣大教師只有通過深入研究課堂學習方式,認真思考學習方式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反復研究教育理論,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努力構建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模式,牢牢抓住學生發展這個宗旨,讓英語課堂教學煥發新時代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楊志升.合作學習過程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4.
[2]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23(2).
[3]曹衛平.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教書育人,2005(S7).
作者簡介:張惠玲(1970.1—),女,漢族,甘肅定西人,專科學歷,一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工作。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規劃課題《探索高效課堂建設中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與“捆綁式評價”的抓手作用》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8]GHB095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