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良
摘 ?要:《警察體能》是公安院校必修的技能基礎課程,在培養方案中屬于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礎類課程,對學生掌握、鞏固、提高和運用各種警用技能,提高警察的警務實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筆者從警察體能課程設置、課程大綱、教學訓練實施過程及期末考核機制等展開對公安院校警察體能訓練課程教學客觀剖析探究,旨在探索出新教學模式、新訓練方法、新考核途徑,為警察體能課程教學訓練科學化、系統化、終身化,著力打造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為適應新形勢下公安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體能基礎。
關鍵詞:體公安院校 ?警察體能訓練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150-02
公安院校警察體能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鍛煉意識,提高專項技能素質,塑造強健的體魄,磨練預備警官的意志品質。秉承“以公安需要為引領,以公安實戰為導向;兵如何練,仗就如何打;仗如何打,兵就如何練”的“教—學—練—戰”一體化方針。通過對警察體能訓練目的、原理和方法手段的掌握及運用,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警察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認識,使學生在體能教學和訓練過程中,受到系統科學的訓練,提高學員身體各系統的機能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養成良好的自我鍛煉習慣。
1 ?該院開展警察體能訓練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
1.1 基本情況
該?!毒祗w能》課程類型屬于通識課,是全院全日制本科生必修課程,教授該門課程均為警訓部在職教師,在新生入學大一學期開課,上學期為24學時,下學期為16學時,包含結課考試,共計40學時。
1.2 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通過理論講授1學時模塊學習,使學生達到掌握體能訓練理論,理解并熟練運用警察體能訓練方法、手段,掌握自我評估和制訂訓練計劃的方法,達到符合警察實戰需求和符合警察實戰訓練課程要求的身體能力,并使學生養成自覺進行科學體能訓練的良好習慣。
通過教學訓練模塊23學時,讓學員圍繞警察實戰狀態下所需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幾大素質,以運動模式訓練和程序訓練的方法,將一般體能訓練、身體功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有機結合,重點提升警察實戰中最經常運用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素質等身體運動能力表現,以及游泳技能主要學習蛙泳8次課16學時。
1.3 考核方法與成績評定
1.3.1 考核方法
該校體能訓練第一學期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1)1min立臥撐跳共計30分;(2)28m×20折返跑共計35分;(3)立定跳遠共計35分;(4)平時成績共計10分。第一學期考核成績以100分計算。
該校體能訓練第二學期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1)50m蛙泳達標/70分;(2)蛙泳技術評價/30分;(3)平時成績/10分。第二學期考核成績以100分計算。
1.3.2 成績評定
按照考核內容,各個內容所占分數分別如下所示。
第一學期:1min立臥撐跳共計30分;28m×20折返跑共計35分;立定跳遠共計35分,以上考核內容共計100分,占總成績的比例為90%,平時成績100分,占總成績的比例為10%。每個測試項目均設置單項及格線,未能達到單項及格線者,則此測試單項計為0分。
第二學期:50m蛙泳共計70分;蛙泳技術評價共計30分;以上考核內容共計100分,占總成績的比例為90%,平時成績100分,占總成績的比例為10%(測評項目和標準細則均不贅述)。
2 ?該院開展警察體能訓練課程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課程教學學時少,教學內容泛化
該校警察體能課程作為公共基礎課,在新學期開設,第一學期末考核,4年體能授課學時僅僅40學時,其中期末考核大約占用8學時,為1~2學期的警察體能課程,但由于體能課程設置僅僅在大一開設,真正實際授課為32學時,而且授課內容泛化現象比較嚴重,大多數教師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往是64學時的授課方法教學內容,這樣就導致授課內容統一化,如該區隊在兩學時的課堂上接受的訓練科目為力量素質訓練,主要內容是杠鈴負重深蹲和上肢坐姿高拉,那么按6組×12次訓練傳統訓練方式,2學時內只能做完上述兩個動作。這樣導致大部分學生“訓練內容吃不消,訓練方法吃不飽”。在有限的學時想要得到預期的效果幾乎不可能。
2.2 體能訓練目標不明確,內在動力不足
學生在進行體能訓練時目標不明確,內在動力不足,主要體現在期末針對設定科目考試,這樣就導致學生在一學年內主攻該科目考試,把考試手段當成目的。還有因一年級開設訓練與考試,以后均不設考評,這樣學生就丟開“以考促練,以考促訓,考練結合”評價機制的約束,不重視身體素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盡管力量館健身健美鍛煉的隊伍有一波,但也總是那一波,而大部分學生自考完試以后就放棄自身的體能訓練,甚至不再光顧訓練館。
2.3 體能考核結果對學生影響不大,重視程度待提高
目前,該校沿襲傳統采用大四一年清考制度,也就是學生在大一警察體能課程不及格或掛科,在下一學年開學初前2周給予一次補考機會,部分學生享受假期,因此開學初的補考也是走過場,指望大四最后一次清考,監考教師因考慮到學生畢業就業情況,基本給予及格。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警察體能課程的學習不夠重視。
3 ?對該校警察體能訓練課程教學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3.1 合理設置警察體能訓練課程(課程體系)
該校警訓課程主要由警訓部全體教師承擔,警訓部主要承擔《警察體能》《防衛與控制》《警械武器使用》《警務戰術與指揮》這4門主干課程。二者4門課程是層層遞進的課程結構。自2000年以來,“一專多能”的教師教學培養方案,在國內屬于首創。這樣不僅提高教師的其他領域視野,同時也拓寬教育教學手段。各個教官均有一技之長,在教授主干課程的同時應充分其特長,開設第二課堂以輔助,這樣既能滿足學員們個性化需求,同時也能促進其興趣培養。因此合理設置警察體能訓練課程,是解決整個教學改革的風向標。
3.2 “練—煉”結合,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練—煉”結合主要是訓練與鍛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課上與課下雙向互動結合的創新教學方法。由于警察體能課時少,在有限的課時內精華課程內容,集體備課。也就是說課堂上主要“精講精練”;課下任務“勤練苦練”。課上主要講鍛煉的方式方法與糾正動作,讓學生掌握方法原理及要點,在課后通過大量的時間訓練去消化、去強化。這樣能夠讓每個學員都能掌握其鍛煉—訓練的方式方法,有助于終身鍛煉的意識養成,這也是開展該門課程的根本任務。
3.3 增加過程考核,健全考核機制(評價機制)
目前的“教—考”分離的考試制度弊端很多,對學生也不了解,每個老師的評價尺度存在一定差距,缺乏考核的公平性。因此不提倡教考分離的考試制度。相反完全可以貫徹:四學年分時段動態考核,沿用碩士生培養模式采用“導師負責四年一貫制”,重視課上理論與方法指導,并結合課下新媒體網絡APP等實訓監控相融合,針對男女生非同一考核標準,個性化差異化考核模式,盡量避免學生拿目的當手段。從而健全考核評價與評價機制,提高警察體能訓練的教學質量。
4 ?結語
從公安工作實際出發,打造一支“鐵一般的過硬本領”的鐵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能訓練;不斷研究探索適合公安院校體能訓練的新方法,逐步開發符合公安工作特點的體能訓練學科體系;使學生掌握和運用各種科學的體能訓練方法和手段,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通過警院4年的科學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有氧能力、無氧糖酵解能力、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動作速度及靈敏素質等)與游泳與水中救生能力,為下一階段開設的警察防衛控制課程、警械武器使用課程和警務戰術課程打下良好的體能基礎。這是警察體能訓練課程以及其他警訓課程的教學根本任務。
因此本文針對公安院校警察體能訓練課程,以該院為例進行探究,旨在能為完善警察體能訓練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評價機制等,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警訓課程改革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黃振華.警校學員體能訓練新思路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34-35.
[2] 盧兆民,王強.警察體能[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7):4-5.
[3] 譚長華.試論警校學員體能訓練的方法與途徑[J].科教導刊,2016(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