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威
摘 要: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加強信息技術的融合與應用,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進行信息化處理,提前制作網絡教學資源,減少課堂準備時間,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和過程,將學生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起來,這樣才能實現初中物理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變革。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初中物理;學科融合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與學生還可以開展更加高效的互動和交流,物理教師和學生可以廣泛利用微博、微信、學習類APP等信息平臺,在物理教學中導入討論項目、線上論壇等教學模塊,將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從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
一 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
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都會有意識地在教學實踐中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但是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不是萬能的,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效能還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教師的教學應用理念尤為重要。在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中,教師的教育理念會決定教學行為的具體取向,物理教師只有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才能確保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中的正確方向和科學應用,最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時,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必須堅持以生為本,樹立教育大數據觀念,讓信息技術支撐下的物理教學可以回歸自身的價值,尊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培養與發展的內在規律。
二 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變革傳統授課模式
基于初中生多元化的物理學習需求,有限的課堂授課時間既要嘗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需要有效估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打造數字化、信息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的授課模式機械能創新和發展,促進物理教學的資源共享、時空自由、系統開放、便于協作。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將會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推進,將會加快初中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步伐,實現校園網絡基礎建設的逐漸完善,促進網絡系統軟件和硬件的及時更新。對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教學環境的優化,進一步規范各類數據和資源建設標準,為師生在線溝通和物理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積極打造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結合自身教學需求實施個性化教學,在物理教學實踐中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探索,擴大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有效性。
三 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和過程
目前,我國初中物理教育的網絡教育資源是相對豐富的,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在校期間多元化的學習與訓練需求,這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同時,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實際上是提高了信息技術在物理課程教學應用中的重視深度,促進了初中物理網絡教育環境的日趨完善,也積累了很多的信息化教學的成功經驗,其中很多可以直接借鑒,也有很多的多媒體教室、上網設備、網絡終端、在線教育平臺等資源可以實現共享共用。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在開發和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和過程。
首先,要面向教學過程優化的現實需要,對初中物理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教學資源的融合意識、創新意識,還需要同時具備相應的信息化意識、資源融合意識,能夠在教學設計上下足功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或統領作用。其次,在借助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環境時,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創設趣味化、形象化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的學以致用,一個好的學習情境的創設,其教學促進作用也常常是多方面的。
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催生了多媒體教學、在線自主教育、網絡互動學習等新型教育模式,也讓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有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但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師團隊和學習團隊協調配合、共同參與的,尤其是離不開物理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因此,物理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素質,才能更好地開發網絡化的物理教學資源,推進網絡教育項目在物理課堂上的有效實施。同時,物理教師還需要承擔一定的信息化教學改革職責,具備一定的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能力,熟知“互聯網+教育”環境下資源開發和使用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環境和過程。
參考文獻:
[1]初長華.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176-177.
[2]苗亮.現代教育技術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166.
[3]姜德秀.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