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丹丹
摘 要: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不斷的探索,教師借助微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對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了顛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在整體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微課;優勢;應用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最大的優勢在于微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微課教學主要是以學生觀看教學視頻為主,相較于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微課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傳統教學中抽象的化學實驗操作流程通過微課的演示更加形象和直觀,學生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微課教學有效的優化了課堂的教學結構。
一 合理引入和運用微課實現化學重難點教學的突破
由于微課通常以短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真切的看到化學的微觀世界從而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切實突破化學教學重難點。并且化學學科本身具有微觀性,在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世界中,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和想象思維,這就對中學生本身提出較高的要求,而這一點也是化學教學的難點所在。對初中生自身來講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遇到這些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如果能夠及時合理的運用微課則能幫助其有效解決這一難點。在化學課程當中包含諸多的定義、概念、反應、化學式等,教師都可使用信息技術精心設計成微課,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展開課堂實踐教學,在微視頻中學生沉浸在微觀世界中來,這相比以往單調的板書式教學更加高效,有效解決化學教學中重難點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化學新知。比如,在講解《水的組成》相關知識點時,該節教學重難點在于讓學生建立起微粒概念。當學生自身具備微粒概念和意識的同時,也自然會理解水分子的意義,讓學生從微觀世界體會化學的本質。在課本中雖然帶有一些圖片但缺乏生動性,無法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知識。這時引入微視頻以動態的形式,呈現一個在電流作用下水分子電離成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過程,在直觀的觀察中學生微粒概念被有效建立,并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 合理引入和運用微課引發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化學學科是在初三才開始學習的一門課程,并且處在初三年級的學生處在青春期,精力旺盛思維活躍是這一階段學生的普遍特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而微課自身具備短小精悍的特征恰好符合中學生這一學習特征。同時初三也是中考的重要一年,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升學壓力,運用微課展開學習的時間不多,一些學生自主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差,就會以運用微課學習的名義上網游戲聊天等,這也違背了微課在化學中的初衷。為此,要求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微課掌握好運用微課的度。應充分依據化學教學具體學情、學生能力等情況科學合理的運用微課,以此確保微課在中學課程中運用有效性。并且初三階段的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這時開展化學教學的關鍵就在于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該階段的學生對化學學科本身有著較強的期待,教師就應在了解學生這一心理特征的同時,合理運用微課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微觀世界中的豐富多彩,繼而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這對化學課程教學及學生自身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都具有積極意義。
三 合理引入和運用微課生動呈現化學實驗過程
在化學課程教學當中實驗是一種普遍、有效和主要的教學手段,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需要教師事前轉備好實驗器材,然而有的化學實驗所使用的器械和材料具有較強的危險性,一些化學實驗材料具有較強的毒性和腐蝕性,如果在實驗過程中操作不當,就會造成安全事故不適合實際演示,并且化學實驗需要在特定的安全環境中展開。例如在進行測定空氣成分的化學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紅磷這種化學物質,但是紅磷在點燃后會出現一種P2O5的物質,而P2O5這種物質具有極強的酸性和腐蝕性,一旦接觸到皮膚則會造成嚴重傷害危險性較大。為此在展開類似化學實驗時,就需要較為完善的安全措施和條件,如果沒有就不能展開這一實驗;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使用微課微視頻的形式生動的呈現這一實驗過程。在微視頻當中能夠生動直觀的展示出紅磷燃燒后形成P2O5的過程,形象具體的呈現出使用紅磷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過程,有效杜絕了化學實驗危險事故的發生,又能讓學生真切的看到實驗過程,切實提升化學課程教學安全性、有效性。
結語: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的課堂環境,微課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在營造輕松環境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汲取和探究,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給予一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昌棟.微課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