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
摘 要:解題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也是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主要方式。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培養以及提升,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更強,有助于學生數學綜合水平的提升。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過程中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強化學生解題技巧,提升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充分尊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解題能力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落實,小學數學教學理念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重視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解題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也是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主要方式。教師在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要通過引導學生解題來實現。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培養以及提升,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更強,有助于學生數學綜合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對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進行了探索分析。
一、加強數學概念教學,夯實數學基礎
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過硬,在進行數學解題的時候就會非常順暢。同時,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學生學科素質的重要體現。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對相關概念、公式等內容有更加全面透徹的了解,并讓學生靈活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對不同概念以及公式進行對比,從而總結出公式概念之間存在的區別。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基礎概念以及公式教學的時候,應該保證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上實現默寫。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所學到的概念以及公式進行積極應用,同時,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規范指導,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糾正,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強化學生解題技巧,提高解題效率
很多小學生覺得數學科目較難,對數學學習缺乏信心。數學學習與解題息息相關,只有對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斷進行培養,才能提升其數學學習的質量以及效率,從而提升學生數學的綜合水平。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無論面對何種題型,學生都應該充滿自信,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內容對其進行解答。同時,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還應該具有一定的耐心,這是非常關鍵的,要做到仔細審題,對題目當中所給出的各項內容有清晰具體的認知,并且結合所學習過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進行解答。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的題目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但往往解答模式又具有一致性,學生在進行審題以及思考的時候,應該注意對相同知識體系背后的一致性進行考慮,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解題準確性。
三、引導學生打開解題思路,提高解題分析能力
同一個題目,解題的途徑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解題途徑分析能力進行提升,由于每個同學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同,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并且能夠對這些解題方法進行靈活運用,這樣一來,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例如,解題可以應用換元法、反證法以及分析法等方法,這樣一來學生會對題目有更加透徹的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們解題的準確性。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要分析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同時還應該具備根據題目聯想相關知識體系的能力,經過推理之后,可以對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有較為準確的認知。也就是說,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應該注意對學生的知識體系以及知識點聯想能力進行培養,這樣一來學生的解題操作就會變得更加流暢。另外,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對題目的結構與相關知識體系進行準確連接,從而起到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培養的作用。
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解題的有效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起的是引導作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目標有充分的認知以及了解,同時還應該了解現階段學生的內心需求,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同時,教師還應該應用靈活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連接,從而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例如講解“分數乘法”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通過之前的乘法計算學習,在學習完分數相關概念之后,同學們對于分數乘法的計算方式有什么猜想嗎?”這時候學生就會進入到思考的氛圍當中,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得到了有效調動。
總之,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行積極體現,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解題途徑分析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春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J].電子制作,2014(11).
[2]吳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2(8).
[3]徐培光.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考試周刊,2010.
[4]李艷玲.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職業,201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