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麗
(遼寧科技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0)
在傳統的高校PLC實驗實訓教學中,實驗實訓教學往往只是單純的服務于理論教學,實驗實訓內容、項目較為單一,絕大部分為模仿式的驗證性實驗,這些驗證性實驗的結果都是已知的,缺乏探索性,同時由于課時的限制,實驗實訓環節往往不完整。在PLC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的教學環節較為固定,首先是對實訓儀器、設備的使用原理、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使用過程特別需要關注的要點進行演示與講解。其次,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依照教材指導步驟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模仿。例如,在進行天塔之光控制實驗時,學生通常按照PCL教材指導內容進行硬件接線,將指導書提示的參數輸入編輯器,最后運行PLC就會完成正確的燈光顯示實驗。這種傳統的實驗實訓程序較為固定、方法相對簡單,學生在實訓學習中只能被動的接受,他們的學習潛能很難被有效發掘,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同時這種模仿式的實驗實訓課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激發,進而使學生對實驗課程產生厭學情緒。另外,隨著技術的發展,高校所配備的實驗教學設備更加高端,制作也更加精良,操作器件處于暗箱之內。然而,這也使得學生雖然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各項實驗,但由于操作器件都處于暗箱之內,學生很難直觀的看到,造成學生對操作原理及器件運行情況認知不清,進而很難樹立正確有效的控制工程意識。因此,盡管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實驗實訓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不利于有效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新時期應創新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作為新時期高校教育的辦學理念,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保證基本。
過去一些高校在開展PLC實訓課程教學時,往往只是單純的服務于理論教學,實驗實訓內容、項目較為單一,存在著許多與就業的工作崗位脫離的現象,學生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的知識內容往往已經被社會所淘汰或者對就業根本沒太大意義,相當于做了無用功,而以就業為導向的PLC實驗實訓課程,它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實訓技能,為將來踏入社會的工作打好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做好社會企業工作崗位調研,掌握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畢業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根據實際情況,確定PLC實驗實訓的內容與項目。
PLC實驗實訓課學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計算機網絡、智能化控制、自動化、通信等技術的一些知識,它不同于語文那樣有故事、有寓言,也不同于數學有邏輯,更不同于音樂、美術那般藝術氛圍濃郁。因此,對于許多學生來說,PLC實驗實訓課程是很無聊的。傳統PLC實驗實訓課教學中,老師對于項目導入教學重視程度不高,也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在PLC實驗實訓課改中,老師必須要做好課程中每個項目的導入,在一開始就給予學生不一樣的感受,讓他們被深深吸引到,對這節課充滿好奇心。只有最初的導入工作做好了,那么對后面的教學內容學生才會趣味盎然。
學校開展專業教學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步入社會,并為社會所用,以就業為導向的PLC實驗實訓課程教學也不例外,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更加得心應手,在PLC實驗實訓課程教學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提前接觸并熟練這一工作過程。換句話說,專業教師在PLC教學實踐中,應當重視企業工作過程,開展仿真教學,將企業工作流程帶到教學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進而加深對PLC課程的理解。這種創新不同于傳統教學,它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這種模擬,利用仿真式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理解當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做重視企業工作過程模擬,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能體驗今后的實際工作,開展仿真實訓教學,有利于學生能夠在今后工作實踐中更好的施展才能,這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PLC實驗實訓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PLC實驗實訓課程體系改革,逐漸成為各大高校工作的重點,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要求,而且對于學科的發展以及學生的未來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PLC教學實踐改革中,高校應當重視實踐能力培養,依托地方經濟發展,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PLC實驗實訓課改,推動高校PLC教學由“學歷教育”向“就業導向”轉變,實現高等教育最終服務于社會經濟,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