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攀攀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道德和法治方面的教學效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要想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率,就一定要針對現階段的具體狀況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教學的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提高課程講解的深度,打造課堂教學的良好秩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知識,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此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教學實效性 策略
引 言
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在心智上往往還不夠成熟,理解的能力稍弱,比較缺少社會經驗,不能深刻認識一些問題及社會現象。而要想讓學生不會因此而降低學習的效率,初中的政治老師就一定要以現階段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具體情況為基礎,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不斷改善初中政治的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一、創新教學的方式和理念
新課改要求以人為本,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教師就必須對教學的方式和理念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硬性灌輸的教學方法,以自主探究學習作為基礎改善教學的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建立并不斷探究相關的活動平臺,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創造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并主動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以此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治》中“友誼的天空”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故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產生興趣,并說出自己的體會,由此引出友誼的話題。使學生深刻了解友誼的重要性,為自己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奠定基礎。這種讓學生自己探索相關知識的教學方法所取得效果要遠大于硬性灌輸的教學方式。
二、合理安排課程并逐步提高課程講解的深度
在現階段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的政治教學必須注重對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起點要較低,知識面要廣,訓練要得到落實,且方法也要具有較高的科學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就是要合理安排課程,之后再逐步提高課程講解的深度,使教學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在講解《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內容時就要突破課本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利用教材進行創新學習。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緊緊把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相關要求以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以課堂情景為基礎,設定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的思考,自主探究學習,逐步提高課程講解的深度,使學生更好的接受并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治》中“我與集體共同成長”一課的時候,倘若教師只是根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向學生講解“集體的發展與個人發展密切相關,集體成長關系著每一個人的成長”,那么學生就無法充分了解其中存在的關系,不能激發出學生的團結精神。但倘若教師能夠對此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向學生講述中國古代有一個國王,臨死前把他的幾個兒子叫到一起,先分別給他們一人一根筷子讓他們折,幾個人一折筷子就斷了。然后,國王又給他們一人一把筷子,同樣讓他們折,這下,他們誰也沒有折斷。這時,國王才語重心長地叮嚀他們,要他們弟兄幾位以后一定要團結一心,只有這樣,才會集中各自的力量,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梢?,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針對這個故事實施簡單的講解或者制作出微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使其能夠通過對比集體的發展在他們自身成長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深刻感悟到集體與個人存在的密切關系,使其更加懂得愛護集體,以此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三、提升課堂教學秩序的組織性與協調性
課堂是施教的主要場所,在課堂教學中構建良好秩序能夠使教學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相應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秩序的組織性與協調性。新課改要求必須重視學生在創新學習方式上的培養。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嚴格依照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自主創新。對具有先進性特點的教學方式要通過實踐加以驗證。把現代教學的相關理論和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在一起,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研究和改進,深入了解其實踐的價值以及可行性操作的相關策略,有效地實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營造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要積極引導他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進行充分的互動、協作、討論、交流和反思等。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具體的學習任務中,并將小組作為整體,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及時的調控。有效的組織和協調,能夠確保課堂教學在保持良好秩序的基礎上足夠活躍,以此更好的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講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相關教師一定要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教育理念,不管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利用科學、合理的引導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知識內容,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J]. 劉婧婧,李娟琴.考試周刊. 2018(80)
[2] 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探究[J]. 鄭晴晴. 學周刊.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