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瀟
摘 要: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是人類寶貴的財富。音樂對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其音樂欣賞能力,培養良好的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本文就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以及大學生全面素質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音樂 欣賞課 大學生素質教育 作用
一、當代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背景
高校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是教育人的重要陣地,大學生素質教育,這里的素質強調的是綜合素質,一般包括學生的品德、修養、內涵和專業知識和技能。音樂鑒賞教學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從藝術的角度開提高大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在當代,音樂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養、思想道德素養、政治素養、心理素養等,而政治素養主要是通過音樂滲透其為人民服務思想,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思想和目標。
二、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作用及意義分析
音樂欣賞教學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養、思想道德素養、政治素養、心理素養等具有重要作用。音樂欣賞教學在培養大學生中的作用,在于更好地發揮音樂的功能,讓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中,健康成長。音樂欣賞教學已逐漸成為近些年來人才培養的另一種模式,而常見的通過多元方式方法和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在專業和學生精神層面的熏陶都有著積極的影響,而音樂熏陶則是最好的形式。開設音樂鑒賞課程通過不同教材可以在各方面對大學生的修養和精神層面得以全面的提升。音樂欣賞教學作為現在最有感染力和最通俗化的藝術方式,對培養大學生生活的藝術、個性的建構和創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音樂欣賞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專業素質
大學生現在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專業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同樣重要。而音樂鑒賞教學已逐漸成為培養素質的重要方式。一些美妙的音樂往往能蘊含著積極美好向上的情感、品質、精神。特別是在課堂中所選出來的音樂能在我們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例如,古典音樂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優美的旋律,充滿意趣的樂思,還有真摯的情感,或寧靜、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歡喜、快樂,或悲傷、惆悵,我們可以在音樂中感受到許多。
(二)音樂欣賞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高校音樂欣賞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智力知識水平,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而音樂對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加強音樂教育,在音樂中傾注了他們的歡樂憂愁,傳達了各自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集體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音樂欣賞教學有助于音樂元素的傳承
大學生作為科學與文化的重要傳播與傳承者,欣賞一樣也是一種傳承。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作為大學生應該肩負起這個歷史的重任。因此,音樂應成為高校校園文化人文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音樂欣賞教學有利于心理素養的穩步發展
在音樂欣賞中,當代大學生通過對音樂藝術作品的情感體驗,會產生心理的愉悅,獲得審美享受,進而使他們對人生和未來產生永恒的感悟,并能直接深入到人的潛意識深層領域,使人的心靈在震撼中受到陶冶、得到升華。使沖動趨于平和,緊張趨于松弛,消沉變為振奮,傷感得到撫慰,喜悅得到抒發,從而調整心理平衡,使身心健康發展。
同時,音樂以悅耳的聲音作用于學生的興奮神經,調節情緒,減輕思想壓力,醫治心理疾病。通過音樂可以協調大學生個體諸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多種心理機能之間的平衡,維持學生的心理健康。
(五)注重教師在音樂欣賞中的引導作用
教師是教育工作中知識的主要傳播者,有“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認真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調動一切手段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引導學生在理解作品內容、了解作品表現形式的基礎上,親身體驗和感受音樂形象的內涵,升華情感、充實精神。
教師首先要重視各種音樂知識的普及性教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其次,教師要選擇好教學內容,結合大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點,充分考慮他們的音樂基礎現狀,從他們喜愛的音樂作品出發,廣泛選擇古今中外、不同時期帶有社會普遍意義和代表性,而且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優秀音樂作品,多形式、多角度的對他們實施審美教育。再次,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感性體驗,重點培養學生理解、領悟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多聽、多接觸音樂作品是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指導學生聆聽感知、理解作品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經常性、主動地、對比性的去欣賞不同的音樂作品或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提高直觀理解力,促使其音樂感受從情感欣賞階段上升到理性分析階段,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好的理解音樂形象,從而真正具備音樂作品的獨立欣賞能力。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分析、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對作品進行三度創作,有效提高學生的欣賞層次。
(六)注重音樂基本理論的教育
音樂這門藝術形式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但是音樂欣賞并不是喜愛就可以學好的,它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音樂素質和一定的審美水平。因此,進行音樂欣賞之前應該加強對學生音樂基本理論的教育,力爭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大學生實現欣賞層次的有效提升。樂理是音樂的基本語言,事實證明,是否掌握豐富的樂理知識是影響大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因素,一個人的音樂知識越豐富,他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審美水平就越強。因此,我們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和音樂的基本規律,了解音樂的語言、音樂的社會背景和音樂的不同形式,循序漸進的解除音樂欣賞困難問題,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為學好音樂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素質教育本質上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當代大學教育強調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的關注正是人類感情的關注,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存儲和表達方式,音樂教育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成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種教育形式。
參考文獻:
[1] 葛春先.論《影視音樂欣賞》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電影評介.2007年17期.
[2] 楊麗霞.談音樂欣賞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3年5期
[3] 曾源.大學生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策略探究[J].山西青年.201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