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在我國,職高院校普遍設有土建專業課程,其基礎課程就是建筑材料,實踐性和理論性都非常強,學生在學習建筑材料時會遇到很大的困難,通過學習建筑材料課程,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在將來能夠更好的進行就業。因此,本文就對職高院校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進行了研究,首先闡述了建筑材料課程的特點;其次闡述了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了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職高院校 建筑材料 知識點繁雜 實踐教學
引 言
新時期,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能人才,因此職高教育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職高院校辦學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具有較強實踐性、操作性以及專業性的現代化人才。在職高院校的課程設置中建筑材料屬于土建專業,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學生能否在課堂上學到相關的專業知識,與其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建筑材料課程以化學、高等數學和建筑力學為基礎,與項目管理、建筑施工、工程經濟和建筑結構課程具有直接關系。所以,在課程設置時,要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能否掌握建筑材料方面的基礎性知識,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建筑材料課程的特點
(一)知識點繁雜
建筑材料課程涉及化學、建筑、物理以及高數等學科,設計的知識面是非常寬廣的,而且這些知識點之間缺乏系統性。而且,近些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飛速發展,需要的建筑材料越來越多,種類也是非常多,這些建筑材料種類間都是獨立的,如果教師不及時的進行變革,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很多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建筑材料課程的知識,使得課程互動也沒有了效果。
(二)理論性較強
職高院校所設置的材料課程有很多基礎的概念性知識,而且這些知識都十分的分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很難做到全面的歸納課本上的知識點,各個材料間也沒有足夠哦多的共性,教學的內容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同時,教材內容更多的是以圖表和規范的形式出現,存在較多的概念和專業術語,課堂教學十分枯燥,強調記憶理解的內容較多,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存在較大困難。
二、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優良的師資力量
在我國的職高院校中,很多的建筑材料課程的任課教師都是剛畢業或畢業沒多久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走出校門就進行教學活動,沒有任何的實踐經歷,在教學中難以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充分融合。還有一點就是,很多教師不能足夠的認識職高學生的特點,也因此沒有進行針對性教學。
(二)實踐教學缺乏深度
現如今,我國職高院校的學生源源不斷的增加,教師的教學任務也越來越繁重,而由于建筑材料屬于土建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師和學生對這些都不是非常的重視,特別是教學實踐,很難做到及時的深入的進行變革創新,不能保證實踐教學高質量的進行。
(三)沒有充分聯系實際
在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很難在教學中聯系生產實際,如教學成本和實訓環境等,導致學校的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例如混凝土抗壓檢測試驗,教師基本都是采用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相關知識一知半解。
三、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應對措施
(一)夯實教師專業基礎
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難度都是非常大的,任課教師必須要提升自身的能力,扎實的掌握基礎知識。首先,對于教材中的內容和知識點,教師要做到了然于胸,在教學中善于創新、勇于改革,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對于需要學生掌握的幾種常見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用途以及基本性質等基礎知識,最重要將這些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其次,在建筑材料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建筑材料的施工、驗收以及檢測等原理加強理性認識,不只是單純的傳授概念性知識,要增加實踐課的課時,做到以實踐課為主,這樣學習才能做到在教學中融合實踐和理論教學。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熱愛學習材料知識,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以靈活的方式組織教學,保證課堂的活躍度,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二)開展實訓教學改革
職高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專業化的基礎人才,同時這些專業化的人才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所以,必須要對職高的學生進行實訓,建筑材料課程對學生的實踐性能力要求較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設置的課程并不是很合理,理論課較多,實訓課較少,所以,就目前的這種情況來說,職高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結合課程特點開展實訓教學改革:第一,職高院校要增建實訓場地,加大對此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對實驗室的基礎設備和教學的環境進行改善,增加實驗設備的數量,進而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完成實驗的機會。第二,老師要較少理論課程的教學時間,增加實訓課程的教學時間,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可以在課堂之下申請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實驗學習;第三,教師要提升實訓成績的比例,提升學生對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實驗操作的考核力度。
(三)及時更新行業知識
現階段,建筑行業飛速發展,建筑材料也是層出不窮,因此,教師要多多了解相關的國家政策,并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會及時了解這些知識。例如在學習混凝土知識時,教師要針對當前有關混凝土材料的話題開展交流討論,這樣學生的才能使得學生的眼界得以拓寬,而且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討論,協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
結 語
終上所述,職高院校的建筑材料課程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如分散性和復雜性,所設置課程中的知識點是非常繁雜的,涉及的學科也很多,很多學生都會存在難以理解課程知識的現象。因此,為了能夠改革現有的建筑材料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時教師要發揮積極作用,不斷的進行變革和創新,引入更有利于教學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才能扎實的學習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就業。
參考文獻:
[1] 淺談《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J]. 蔣春霞.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7(04)
[2] 高職院校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曾丹,曹磊. 教育現代化. 2018(19)
[3] 新建本科院校建筑材料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尹振江,張周.山西建筑. 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