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制約了中職德育課的改革與發展。因此,構建有效教學策略迫在眉睫。本文從關注學生主體性發展出發,談談如何構建有效教學策略的途徑,以取得中職德育課教學的良好成效。
關鍵詞: 教學策略 有效教學 興趣激發
多年的中職德育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習中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追問和考慮的,我們不能一味的、純粹的追求那些新穎甚至是華而不實的東西。不管采取何種形式去組織教學,都應考慮教學的實效性。
一、當前德育課有效策略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一)構建有效教學策略的迫切性
當前德育課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誤區:一是眼中無學生。二是知識本位。三是以考試分數高低排隊。種種問題制約了職高德育課的改革與發展,因此,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迫在眉睫。具體有如下四方面問題:
1、重知識,輕覺悟
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教師著重的往往是知識點的講解和梳理。近年來,隨著考試的改革,教師已開始重視知識的運用和能力的培養,但由于覺悟在試題上難以反映,仍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達不到進行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2、重理論,輕實際
中職德育課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引導青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接班人。這一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缺乏層次性和可操作性。德育課缺乏生活基礎, ,對學生期望值過高,德育教育太理想化,學生很難做到。
3、重灌輸,輕引導
職高德育課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傳統德育課教學是教師在臺上滔滔地講,學生在臺下默默聽。這種灌輸式教學和簡單化的處理,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學生不喜歡,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發揮。
4、重課堂,輕實踐
目前德育課教學基本上采用的仍是“課堂為中心”模式,沒有一定量的社會實踐,沒有讓學生親自感受體悟。從理論到理論,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這是困擾目前教學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二)構建有效教學策略的重要性
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所選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的總體考慮。有效教學,就是充分發揮課堂45分鐘的效益,精講教學內容,重視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構建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效果
中職德育課要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師生間的交往互動、合作探究等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努力探索教師、學生、家長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教學模式,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一)用情景點燃學生興趣的火把
情景教學論十分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并把教學情境的質量作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子。點燃學生興趣的火把 ,積極開展科學的引導。且要把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重在創設學生自學情境。
自學情境的創設主要側重于教學結構與教學組織方面:一是教會學生“備學“。幫助學生掌握備學的三個基本環節,如何閱讀教材,獲得整體感知;如何利用原有知識貯存,初步理解教材;
(二)授之以“漁”點撥學生智慧的心弦
“教會學生學習”是提高職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必然途徑,是實現低耗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授之以“漁”點撥學生智慧的心弦。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學習的態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質。
“學會求知”是現代人的最基本的素養,“教會學生學習”就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有效學習指導應著重三方面:一認識明確。讓學生明確掌握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辨證地理解“苦學”,但并非是低效率的時間與精力的超限付出,還要會學、善學、巧學、樂學。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技巧、策略。
(三)讓互動托起學生思想的翅膀
在中職德育課堂上強調課內互動,從整體上對整堂課進行把控,通過情景引領、問題依托、互動生成等環節來完成教學互動,托起學生思想的翅膀,達到教學目的。主要抓好三項工作:一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的與教學要求,必要時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確定教學目標。二創設問題與情感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這種情境必須是互動的,因為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只有與客觀世界、與他人的互動中才可能實現。
(四)給學生一個課外創新發展的空間
目前中職德育課教學師生互動大多局限于課堂內,向課外拓展延伸花的工夫不多。鑒于德育的特殊性,在做好中職德育課教學課內師生互動的基礎上,應重視運用現有網絡工具,開展課前預習、作業評定、課后討論總結的網絡互動工作,教會用網絡搜索引擎和文章檢索軟件。
(五)追求多元主體參與的整體效應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因此,在做好師生互動工作基礎上,積極吸收家長、教師、學生、網絡等多元教育主體參與互動,以實現中職德育在教學模式上的創新。
1、學生之間互動: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網絡尋找網站上的學習伙伴,探討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2、教師與網絡之間互動:主要指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活動或將文本教學資源通過計算機技術轉化為網絡教學資源的活動。具體表現在教師上課之前的教學設計和準備活動及上課時通過計算機演示教學內容和監控、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3、學生與網絡之間互動: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學習。通過網絡交互學習活動。主要體現為在德育課學習過程中學生自由瀏覽網頁進行自主探索性的活動。
4、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只有將家長、家庭也納入到實施德育的范疇之內,才可以建構比較完整的德育體系。借助于多媒體網絡可以比較實際和便捷的實現這一目標。
作者簡介:周麗芳(1965.8一)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碩士,溫州市中職德育課教研員,研究方向:中職德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