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加強高校學風建設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保證,是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風建設一直是高校教育中重點開展的工作,然而當前的高校教育,尤其是民辦高校在學風建設中依然面臨一定的問題。
高校之前的中小學教育階段,大多數學生具有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進入大學之后,不能及時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找準定位,制定符合實際的學習目標,導致部分學生在大學階段陷入迷茫。同時,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與中小學相差較大,加上社會上的部分錯誤觀念影響,部分缺乏足夠的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的學生,在相對寬松的高校環境下產生了錯誤的學習觀念,對待學業問題不重視,出現上課遲到、缺勤、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等現象。
一方面由于高考填報志愿時學生及家長對于專業了解有限,對于課程設置,課程難度,基礎知識儲備等方面沒有足夠的認識。另一方面由于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部分課程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等,導致部分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欠缺積極主動性,課后少有學生與任課老師溝通學業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游戲,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充斥著學生生活,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甚至出現沉迷游戲,不能自拔的現象,更有甚者選擇退學。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可自由支配的金錢數量增多,加上社會上不良價值觀的引導,導致部分學生參與賭博等,完全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
部分學生對于考試認識不足,或者采用考前突擊,臨時背重點的方式,或者通過各種途徑的考試作弊行為以求通過考試。同時,對于考試結果也是以及格為目標,或者對于結果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與課堂懈怠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針對以上現狀,對于加強學風建設的路徑探索。
針對大一新生,必須開展新生專題教育,扭轉錯誤觀念,盡快轉變身份,適應大學生活。今年6月21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難度。要讓學生明確,大學階段的主要任務,大學階段學習的重要性,明確大學學業與中小學的區別。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本學院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書香計劃”活動,由老師集思廣益選取對于學生成長成才具有積極指導意義的課外書籍,為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并定期進行檢查,旨在使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養成讀書習慣,收獲專業以外知識和正確的價值引導。
指導學生制定中長短期人生規劃和職業目標,激發學生的動力與潛能。同時,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規劃進行合理的調整與修改。
本校針對每學期掛科超過規定學分數的學生,專設特殊學生檔案,進行學業預警,針對出現學業預警的學生,采取輔導員談話,家校溝通,教師指導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學業問題,制定學習計劃,總結學習方法,幫助學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邀請行業從業人員,專業老師,行業領軍人物等開展專題講座,幫助學生解答專業疑惑,增強專業信心,明確畢業方向,激發學習興趣。
本學院針對學生專業學習,創造性地創建學生專業社團,由各專業優秀任課老師牽頭,指導學生組建專業社團,學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不定期舉行專業研討,專業競賽,專業學習和活動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同時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提升。
深化教學管理改革,淘汰部分陳舊課程,新增符合大學生實際需求的課程。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能力與素養,利用新興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改革考試形式,加強對于學習過程的把控。學生成績不以期末卷面成績為唯一標準,增加日常教學過程中考勤、作業、任務等所占權重。降低高校畢業生畢業率和授位率,對于成績不達標者嚴格落實留級、退學、試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