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瑞
摘 要:核心素養的提出意味著教育現在越來越注重學生的長期發展和激發他們的潛在能力。語文學科肩負著工具性與實用性的雙重重任。如何在新形勢下讓學生既在高考語文中出奇制勝,又可以獲得終生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能力,這是目前語文工作者在語文教學中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語文教學
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隨著新高考的實施,語文將成為熱點中的焦點和焦點中的難點。語文教學只有不脫離實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符合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才能最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意義
語文學科是三大主科之一,其主要的教學方向是語言和文學,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科基礎是接觸其他學科的前提,在人際交往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語言運用又讓學生獲得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語文學科具備很強的實用性。語文學科憑借其自身的人文氣息可以培養學生更多的文化知識和文學素養,提高審美鑒賞的能力,讓學生能累積更多的文化底蘊。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讓他們獲得終生發展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
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首先要以語文的實質作為起點,著重于了解語文學科內在的意義,以此來進行對學生的引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能真正地產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情。以下是關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幾個有效途徑。
(一)注重語文學科的實質內容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讓學生充分理解其學科的實質以及相應的用處是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關鍵所在[1]。只有學生理解了語文學科的實質內容,在培養自身學科素養的過程中才會少走一些彎路,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學科素養綜合了各個方面,并且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就語文學科整體而言,其核心素養包括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三大領域,主要涉及國家認同、國際理解、溝通與合作、學會學習、主動適應與創新、語言符號與表達、人文與審美等,最終指向“全面發展的人”。語文的實質內容并不會隨著時間輕易發生大的變化,因此,把理解語文學科的實質內容作為切入點去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自身沒有行動的熱情,那么就會事倍功半。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地探索語文學科的魅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2]。首先,從情感的角度打動學生,讓學生對語文產生熱情。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情感教學的方式,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等來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形象、更立體的學習環境[3]。比如在學習《故都的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題材的影視視頻,學生在觀看動態視頻時往往更容易流露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這樣他們不僅會對課文的中心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會拉近學生與語文學科的距離。
其次,對語文知識的掌握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讓學生變得浮躁,沒有耐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小活動,比如朗讀表演、詩詞大賽,成立寫作社團、口語協會社團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注重開展語文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
任何的理論知識都要通過具體的實踐過程才能真正地具有意義,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4]。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接觸到的都是對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過程,這個過程往往都比較死板和乏味,由于學生的意志力和學習能力都存在限制,因此很多實質的內容不能夠有效地被掌握。語文活動是一個實踐和提升的過程,比如學校可以定期地舉行作文競賽活動,讓學生學會把自己積累的語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創作中,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拓展自己的學識,也可以借此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提升文學素養。
綜上所述,由于高考等功利化的存在,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了解語文的實質,并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加深對語文學科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楊利泳.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索[J].文理導航(上旬),2018(8).
[2]張前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散文百家(下),2017(8).
[3]丁梅榮,楊生棟.淺談高中語文學科素養的培育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0).
[4]王沛霖.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8(5).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生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立項號:GS[2018]GHB2697)研究成果。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