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敏
摘 要: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要求學校和教師平等對待所有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全面健康地發(fā)展。然而,小學升入初中后,學生“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層出不窮,但是教師不應該忽視甚至放棄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根據導致他們學習困難的不同原因給予針對性的照顧和幫助,這就是社會給予人民教師無法逃避的責任。針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方法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
一、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學習方法不當,策略運用不當
調查顯示,方法和策略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在七年級學生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很差,都是在上課時聽課,課后完成作業(yè),沒有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對錯題進行歸納分析等習慣,并且由于英語學科的自身特點,這些學困生更加偏向于書本知識的機械化記憶,并不重視對英語的理解,上課時一般只忙于做筆記,根本沒時間分清楚哪些是重難點,這種不善于總結歸納,只進行機械化記憶的方法不適合初中英語的學習,這是導致農村學困生在英語方面成績一直不理想的原因。
2.內在性格和心理變化
農村一些同學內向、孤獨,這是由于農村條件差、交通不便利導致農村學生與他人接觸少,模仿能力差,不愿意參加各種英語實踐活動。內向的性格使他們避免與他人接觸。由于這些學生害怕自己在課堂中表現不好會降低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心中的形象,因此,他們缺乏表達自己的習慣和勇氣。具有這種人格傾向的學生不僅不能解決學習問題,而且不能實現語言知識的最大再生產。這些學生在課堂中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當被點名回答問題時,有的學生保持沉默,有的則是聲音很低,并且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這些學生總是不投入,缺乏和同學的合作精神。
二、英語學困生的轉變策略
1.尊重、理解和關心有困難的學生
學困生的學習基礎、方法、態(tài)度方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一般的學生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學習成績差,老師不喜歡他們,同學看不起他們,家長對他們失望,這些情況很容易導致學困生產生自卑情緒,從而對英語產生厭惡,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和家長充分尊重和理解學困生,并且對于學困生的進步給予一定的肯定,通過一定的方法來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比如,教師可以給每個學困生找一個學生老師,即實行一帶一的方針,一個學習好的同學和一個學困生為一組學習搭檔,采取獎罰制度對表現優(yōu)異的團隊進行獎勵。
2.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許多枯燥的因素。辯論、短語、句子和課文的記憶都顯得枯燥無味。如單詞和閱讀的反復讀和背,這對于那些懶惰和困倦的人無疑是一件頭痛的事,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取決于教師靈活的教學方法。對于單詞的記憶,我通常不要求學生閱讀和背誦,而是用游戲或比賽的方法來鼓勵學生積極記憶單詞。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要走出英語學習的低谷是很困難的。因此,當學生陷入困境時,老師除了督促學生檢查自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還必須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毅力。在教學過程中,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達到讓學生專心聽講的目的。課外,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努力,發(fā)展目標,明確每一天的學習計劃。
4.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堂教學更短,有效縮短了教學時間。節(jié)省的時間可由教師合理安排,以便學生可以進行更多的討論和研究,更好地消化課堂知識。此外,微課堂教學也更加簡潔,因為微課是知識點或教學的難點或關鍵點,因此學生將更加關注,教師將更加深入地解釋??梢钥闯?,微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亮點和本質。同時輔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更能滿足當前學困生的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微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增加課堂互動,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微課在英語教學中,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知識的關鍵點和難點,使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微觀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視頻中簡潔精彩的內容,學生可以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消除學習英語的反叛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綜上所述,要解決好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問題,需要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解決學困生的問題,使之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成績,而且也可以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何俊潔.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D].青海師范大學,2018.
[2]農玉蘭.淺談如何轉化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30):192-193.
[3]張茂俊.淺談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及轉化方法[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7):155-156.
[4]毛永利.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與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