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娥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注重寫作資源發掘,引導學生跟著名家寫作,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基本的文本架構方式和表達技巧,讓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方法,消除寫作畏懼心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更能深化對教材的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語文教材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最能考查學生語文素養的知識能力模塊,更是檢驗語文教學能力的重要評判依據。高中寫作教學與教材文本教學充分結合,讓學生在閱讀教材中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資源,與更多名家學習寫作方法,這既能深化對教材的理解認識,做好教材資源的發掘利用,更能降低寫作教學的難度,提升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搜集整理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資源
語文教材資源豐富,不僅篇幅數量多,更為重要的是選擇的文本皆出自名人大家。每一個名人大家做人、做學問的標準和方法都值得學生學習,讓學生受用終身,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引導學生更好地做人,自然也就能夠很好地服務學生寫作。寫作是學生的基本表達能力,更是服務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的重要方式,寫作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表達,懂得生活和做人,成為一個對社會大有用處的人才。搜集整理教材資源,能夠讓學生獲取更多的寫作資源,更能以教材中的名家為榜樣立下鴻鵠之志,成就非凡人生。[1]
例如,高中語文必修五及選修教材課文中,作家分屬不同領域,有政治家、文學家,有在文學上彪炳千古,有的歷史改革方面書寫了濃重的一筆,有的在民族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有的在藝術發展事業上樹立一座座高峰,他們的成就和思想,他們的經歷和逸事,都為后人津津樂道,成為后世學習的楷模,做人的標桿。如,以民族或者愛國愛民為主題,屈原、杜甫、辛棄疾,他們是著名的愛國詩人,是憂國憂民的典范,是抗敵報國的硬漢。《囚綠記》作者陸蠡就是一個有著崇高民族大義和愛國信仰的戰士,面對日本憲軍的嚴刑拷打,“不贊同”“愛國”“決不能征服”這些鏗鏘有力的回答,蔑視日本人的淫威,無視法西斯的各種誘惑,堅決捍衛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利益。我們還可以從更多方面搜集整理更多的寫作資源種類,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有非常充足的素材,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懂得做人的道理,服務學生成長。
二、掌握不同文體的寫作構架模式
高中學生害怕寫作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寫作,寫出什么標準的作文,缺乏相應的文體意識。從語文教材中掘金,就要引導學生跟著名家學寫作,掌握文章架構的基本方法,消除他們對寫作的恐懼感,降低寫作的難度,讓學生寫出規范的作文。[2]寫作教學與語文文本閱讀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樹立文體意識,寫出規范文體的作文,又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高中語文不同單元的文本有著不同的文體,這些課文不僅思想性、文學性較強,也是非常規范的文體,讓學生從中掌握基本的寫作架構模式,構建較好的作文框架。
例如,現行教材每個單元都有單元導讀,不僅讓學生了解單元學習內容、意義和方法,更是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較好范本。單元導讀都分為三段:第一段“這個單元學習小說(詩歌、戲劇)”,單句成段;第二段則從意義的角度分析閱讀小說的意義;第三段,如何來閱讀小說,把握主題和情節……三段話,思路非常清晰,邏輯性非常強,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說理性文章一般都是這個基本模式,且語言非常簡潔,引導學生掌握議論性作文架構。又比如,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散文,也是引導學生學習作文的經典范文,散文總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最后兩段,再一次強調北國之秋的特點,以議論抒情的方式表達對故都的秋的眷戀。中間是主體部分,選取秋天的院落、秋天的落蕊、秋蟬、秋雨等畫面進行描寫,具體描繪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讓讀者真切感知秋的特點,理解作者的向往和眷戀之情。讓學生模仿這篇文章的架構,寫寫景類散文,學生思路非常清晰,作文很快就構架好。學生寫自己高中校園的散文,選擇校園一處非常優美的園林綠化景點,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景物,展現校園的自然之美;選擇學校的建筑、布局,凸顯人文建筑之美;再描寫學校的學生,展現他們的積極、樂觀、朝氣和活力,展現青春之美。開頭和結尾模仿郁達夫的議論抒情方式,“我的高中,在成為你的學子之前,每次從你身旁路過,都會要遠遠張望、深切注視再到不斷回望,每次近距離走近你,都激動不已,我夢想能夠考上這所高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我要好好地欣賞你,親近你。”結尾部分,“高中,我親愛的母校,如若有機會,我立志成為一名教師,與你相伴終生。如果沒有這么幸運,我一定將你珍藏在心底,將你帶到我所去的每個地方,并會常來看望你。”這樣的安排,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散文的寫作,并寫出了非常優美的散文。
三、學習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技巧
語文教材是非常好的寫作范本,不僅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也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學習借鑒高中語文教材文本的表達技巧,讓學生不僅能夠寫出規范的作文,表達一定的真情實感,還能表現得更加生動形象,更富文采。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賞鑒課文時,引導學生從中借鑒藝術表現手法,并與自己的寫作實踐相結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藝術水平。比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學習語言、動作、細節描寫,展現直觀生動場景,《荷塘月色》學習、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等,讓學生的作文出彩。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重視學生寫作教學,更重視方法引導,立足課堂教學實際,深度發掘教材資源,從教材中挖掘出更多的寫作資源,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方法,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歐陽華奇.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1).
[2]李曉亮.淺談如何搞好高中語文寫作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