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新課程理念倡導下,新穎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這些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模式中,效果特別顯著的非情境教學莫屬,可以說,情境教學是這些新穎教學模式中的佼佼者。情境教學所針對的就是初中生認知規律以及思維特點,將學生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充分而有效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呈現最優化。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教學;策略探究
當今新課改遵循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重點側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利用模擬語言環境以及當今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來開展英語教學的方法,其英語教學效果特別理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語言表達效果,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質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文章結合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從情境創設的重要意義著手,針對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找尋恰當適宜的初中英語情境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一、明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意義
1.創設有效的英語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致
諸多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資料告訴我們,在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所呈現出來的最大特點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致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特別棒。情境創設正好符合這種特征,恰好是依據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去為學生創設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英語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進而提升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
2.創設有效的英語教學情境,能將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
情境教學方式扭轉以往傳統落后的英語教學方法,摒棄那種一味憑借英語教材進行單一教學的模式,不讓學生處于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會以學生語言訓練為目標,注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這種教學模式,采用學生熟知且膾炙人口的情境模式實施愉悅教學,不會讓學生感覺學習很累,有充裕的興致投入學習中,讓學生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并運用英語知識。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基本策略探析
1.利用音樂的效應,創造英語教學情境
我們可以選取課前3分鐘左右時間為學生播放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或音樂,以音樂的效應來放松學生心理狀態,讓學生課間躁動的心情平靜下來,利于英語教師進行新課的導入。
2.利用英語課本資源,創設英語教學情境
課本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根本,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英語課本,借助英語教材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帶有吸引力的情境,并且為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話題鋪設不同的場景和畫面,這樣就可以為以后的英語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當我們在學習電信、勞務、網購、信息發送等英語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情境的有效創設,為學生創設與學習內容相匹配的情境,把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去進行學習和體驗,并輔之相對應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3.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巧設英語教學情境
實物是學生進行情境教學的最佳助手,課堂上英語教師有效利用實物進行實際演示操作,給予學生巧設情境的最佳效果,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同時去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倡導學生直接利用英語進行思考的良好習慣。我們在學習問路的英語主題內容時,教師利用教室的空間及桌椅為學生巧設情境,把學生的課桌看作生活中的物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中間過道看作社區的街道,并讓學生在課前所自備的寫有社區單位如 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卡片放在課桌上,以代表著各建筑物所處的位置,將班級布置成某個社區的建筑模擬情境,引導學生演示陌生人尋路的對話場面,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得學生的責任感、道德感與合作意識均到了有效的強化。
4.利用先進多媒體手段,創設直觀的英語教學情境
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直觀的英語教學情境,以有效鍛煉初中生的形象思維,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就能夠以多媒體強大的優勢去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將真實的生活情境直觀、真實而完整地再現在學生面前,以充分的引力吸引學生的興致和注意力,使得英語課堂教學趨于真實、具體而情境化,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呈現超強作用效能,把課本上生硬的語言教材信息轉變成活生生的言語信息,使得學生處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產生較為真實的英語世界的那份感覺,拓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致,真正體現學以致用的最佳效果,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劉慧.初中英語情境教學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2018(3).
作者簡介:王曉紅(1968—),女,大專,中級,研究方向:初中英語,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濱江學校。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