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開始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眼于科學技術發展的現實條件,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真正實現先進科學技術與教育實踐之間的緊密結合。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之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備受社會各界的詬病,這一教學模式難以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與變革的需求,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尤為關鍵,同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教學策略能夠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以及不足,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從而提高個人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對此,以高中語文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新媒體在該學科教學之中的應用策略及要求,以期為體現該學科教學的重要作用及優勢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新媒體;探索;實踐
在對我國的教育改革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教育改革的內容和形式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其中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穩步提升。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學生及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老師關注現代教學技術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在語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抓住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技巧和要求,積極地實現學科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之間的完美結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
一、高中語文教學與新媒體
高中語文是該階段的重要學科,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語文老師需要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主體,積極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利用語文這一重要的載體提高我國的綜合教學實力。語文和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比較緊密,大部分的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呈現,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教育背景,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潛能,促進教學實踐環節的大力落實,讓學生在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引導下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和要求。
與其他教學設備和工具相比,多媒體更加便利和高效,對學生進行多項感官的刺激和引導,讓學生在個人學習熱情的指導之下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互動,掌握不同學科學習的核心。因此,許多高中語文老師開始將形象的文字、聲音和圖畫相聯系,通過情境教學來體現該學科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以及直觀性,讓學生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積極接受優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多媒體技術能夠彌補學生在想象力以及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該學科學習的技巧。
二、當前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情況
結合學者的研究結論分析不難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高中語文的內容和形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中新媒體的運用尤為關鍵,新媒體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以及優勢,傳播速度快,同時含有大量的信息,能夠更好地拓寬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如果老師能夠將學科教育與學習媒體相結合,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揭示時代發展以及變革的趨勢以及要求。其中微課、微博以及電子雜志是新媒體在教學實踐之中的重要應用形式,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可以著眼于新媒體的具體應用要求,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之上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對語文學習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新媒體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提出,這一重要的媒介傳播形式有著非常強大的功能,能夠包含許多的內容和形式,具有極為明顯的檢索作用。高中生正處于個人學習和成長的黃金階段,缺乏一定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往往無法進行準確的是非判斷,個人的信息檢索能力和歸納能力相對較差。在信息化和科技文化時代背景之下,網絡之中所包含的語文知識非常豐富和多元,有的學生的信息判別能力較差,難以提煉出有價值的語文知識和信息,個人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同時有一部分學生出現了抄襲作業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在開展各類語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新媒體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其中所包含的教學資源,為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讓學生在個人學習興趣的指導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主動完成學習任務,但是老師的教學能力比較有限,沒有抓住多媒體應用的技巧和要求,出現了許多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導致各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受到了極大的制約。作為一種重要的新媒體內容和形式,微課在實踐應用過程之中備受老師的好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教學策略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老師可以著眼于為視頻制作的現實條件,分析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本質要求,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微課使用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另外,老師可以將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引導和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引導,積極構建高效課堂。但是在對各類語文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微課的應用并不理想,教師的微課使用水平還有待提升。
三、促進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及優勢,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語文老師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應用策略和操作要求,分析新媒體的應用技巧,在理論研究和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重新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對新媒體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許多老師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學實踐情況,以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為目標和原則,積極地踐行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會被淘汰,但是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較慢,還處于不斷的完善之中,因此在實踐應用時難以避免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老師必須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及研究,一分為二地了解新媒體技術的不足以及優勢,從而充分地發揮新媒體的促進作用,盡量避免負面影響。
1.堅持客觀公正的應用態度
在開展各類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新媒體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應該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比較明顯,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之前,高中語文老師必須要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了解新媒體的時代價值以及應用要求,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待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應用過程之中所存在的不足,通過各類細節問題的分析以及研究來更好地彌補該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積極地實現高效教學,保障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高中語文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需要及時調整教育教學方向,避免簡單直白的灌輸,抓住新媒體的應用優勢,跟蹤學生的學習偏好和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和手段,保障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2.加大監管力度
要想在開展語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實現新媒體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老師需要關注教學形式及內容的調整和優化,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給予學生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機會,保障語文教學效率和水平。為了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國高中語文老師需要注重外部監督力量的有效發揮,加大監管力度,將前期的監督管理與后期的教學調整相聯系,盡量避免新媒體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營造一個更加積極正面的學習環境和網絡氛圍,讓學生能夠意識到網絡應用對個人學習和成長的重要作用及優勢,從而在小組合作探討的過程中主動表達個人的真實意見,傾聽他人并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此來實現優勢互補和揚長避短。老師只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主動扮演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將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在恰當的時間段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輔導,發揮外部監督以及管理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掌握符合自身興趣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學會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3.加強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在完成前期的主體教學環節之后,語文老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向,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興趣,真正實現全方位的控制以及管理。中學生在家庭之中的上網時間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新媒體的認知以及理解,老師需要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之中為家長提供相應的輔導,讓家長能夠意識到多媒體對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價值和優勢,鼓勵家長與學生進行互動,既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家庭氛圍,又需要學會對學生多媒體應用時間和頻率的控制和管理,讓學生能夠學會自我規范,在家長的引導之下利用多媒體來鞏固個人的知識,提高個人的課外學習效率和質量水平。
4.關注評價手段的多樣化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這一環節對調整教學方向意義重大,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老師需要了解語文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分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積極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了解新媒體的應用策略以及效果,站在學生的角度設置教學內容和學習計劃,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公平的學習和提升機會。不同教學策略的應用要求差異較大,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老師需要將新媒體教學落到實處,在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前提下更好地實現教師評價與考試標準之間的完美契合,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自主實踐和思考的過程中主動與老師互動和溝通,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其中新媒體與評價手段之間的結合能夠更好地體現評價環節的重要作用及優勢,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重新定義師生角色和地位,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調節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和空間,從而真正實現自我調整和自我教育。
參考文獻:
[1]廖卓群.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的探索和實踐[J].學周刊,2017(4):148-149.
[2]向文劍.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的效果分析與研究[J].中國報業,2017(16):94-95.
[3]鄔雪潔.媒體素養教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7.
[4]曾德娟.“新聞時評式”高中作文教學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李廣宇,男,二級教師,高中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人,就職于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