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甫林
摘 要:網絡信息技術如今已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信息技術教學在基礎教學尤其是初中教學中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說,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通過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解決,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其中的一種。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作為初中基礎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信息技術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就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信息技術課程比較晦澀難懂,離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比較遠,再加上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只要求記住,不要求理解的特點,不僅熄滅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更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接受信息技術教學很有必要。
一、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對于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初中學生來說,要改變習慣的思考方式,將形象化的思維方式轉化為數字化、代碼化的思維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二進制的計算方式,要求學生記住某些計算模式是沒有效果的。學生不能理解,無法靈活應用,學到的都是表面知識,同時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收效甚微。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慢慢轉變思維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
在進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立足課本,以課本內容和教學大綱為主導設置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創(chuàng)設出來的問題情境與課本內容及要求相符合,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
第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應該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提問。
第三,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設置的問題要循序漸進,具有適當的難度和一定的啟發(fā)性,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設置問題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問題學會自主思考,進而提出自己的疑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題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進行探索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在基礎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理論知識學習,只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才能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順利。但是對于活潑好動的初中生來說,理論知識學習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老師講、學生記抄寫板書的教學方法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有害無利的,教師的教學熱情會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漸消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鍛煉。面對這樣的情況,運用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更加生動、立體、具象化的課堂環(huán)境和情境中對陌生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和了解很有必要。
在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初中學生好奇心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對多媒體本身產生好奇,但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主體,不能讓多媒體吸引走學生所有的注意力;第二,多媒體教學相對于板書教學來說更加便捷、智能,能夠將晦澀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象化的影像進行呈現,但多媒體的作用并不僅僅局限于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的參與感和互動感,不能僅僅將多媒體當作改變展現方式的工具。只改變呈現方式而缺乏參與感的多媒體情境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運用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和語數外等其他課程相比,信息技術課程中的部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相距較遠。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大部分都是已經設定好程序,只需要進行指令操作的,學生很難接觸到比較核心的知識。這導致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難轉變日常生活中的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操作方式,對基礎性的知識很難進行理解應用。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觸較多的生活實例設置相應的情境,通過不同的操作方式、技術展現的對比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要注意起承轉合,將課堂中所要講述的理論知識合理地融入情境當中,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對比,從而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第二,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生活情景與理論知識的交互性,除了從生活實例過渡到理論知識以外,也要在理論知識中反映生活實例,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將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有助于他們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更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學生,了解課堂,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湯懷忠.微探情境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36.
[2]董燕.例談初中信息技術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實踐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7):30-31,69.
[3]蔡鋒華.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初中數學問題情境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8(9):89,9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