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摘 要:健全中學生體魄,鍛煉身體素質,是體育課堂教學的目的,如何讓中學生對體育課堂感興趣,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調動他們探究之欲望和自主意識,進行自主訓練,從體育運動中感受樂趣,并為自覺投入體育運動奠定基礎,也為終身體育培養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自主性
當前,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現代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欠佳,整體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對于身心發展處于關鍵期的中學生來說,良好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將會受益終身,事關未來祖國建設和民族發展大計,這不是一種口號,是現在教育造就的,是未來的棟梁。體育教學中不僅體現出力量之美,運動之美,還體現出蘊含其中的競爭意識、團結意識、集體意識。簡單點,體育教學是為了強身健體,從長遠來看,的確是為了一代人未來奮斗以及建設國家與之相匹配的身體素質。作為教育機構,更是要將初中生的身體健康的良好發展作為他們茁壯成長的硬性條件,在文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健康體魄,從而適應生活與學習,在成長之路上走得更為陽光。
一、認識差異,因材施教
體育的真正含義是對學生除了身體素質的鍛煉,還包括培養意志力、忍耐力、執行力等多個方面施展教學。關注文化知識,也關注身體素質。對于初中生來說,體育教學讓他們“又喜又憂”,喜的是,可以釋放一下文化課的壓力;憂的是,體育課也需要達標,而且動胳膊動腿,對于缺乏鍛煉的中學生來說,有時候還需要忍受酸痛,算是一種挑戰。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針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身體素質各異,男女有別且具有不同個性的中學生,既要有宏觀上的統一認知,還要有涉及學生個人微觀上的關注,尊重學生個人的真實體驗,滿足他們學習的需求,因人而異設置練習任務,從而讓學生對體育運動不再有“怕”感和“退縮”感,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如,就拿百米跑來說,根據差異制定目標任務,既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考慮學生運動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得差異性任務能夠與學生運動需求相適宜。與此同時,根據具體的課堂表現,學生訓練的強度,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增減任務量的方式,讓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能夠挖掘潛能,挑戰更高標準,實現自我突破;而對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則循序漸進地少量增加訓練強度,從而漸次培養學生訓練的信心,從理解掌握動作要領到逐漸適應訓練節奏,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自主性,并按照教師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訓練計劃有目標地進行訓練,從被動走向主動,釋放自我。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調動他們探究之欲望和競爭意識,自主訓練,挖掘潛能,從體育運動中感受樂趣,全身而動,領會教師所教授的運動要領,使得身心俱佳,可持續發展。
二、妙用器材,激發興趣
體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還依托于場地器材,從而讓教師能夠“長袖善舞”,能夠展示出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真實魅力。可以說,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利用體育器材,能夠讓教學更為生動,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教師不僅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準備和積極利用器材,還可根據器材的特點巧用妙用,為教學效果推波助瀾。如,跳躍練習課上,教師在發展學生素質和能力的跳躍性練習時,就妙用障礙物這一器材,要求學生分組使用障礙物,在越過每一障礙物時,還要求學生的彈跳方式不同地變換,從而在發展學生彈跳素質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連續跳躍的能力,讓上肢協調性和平衡性得到加強。這一妙用障礙物變換多種形式彈跳的創設,使得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學生樂于參與到鍛煉中,積極性增強。同時,各組學生經過鍛煉后,相互之間還進行了“看看哪組跳得快”的小競賽,學生的自主性被激發出來,場地上大家激情跳躍。教師在兩兩小組“PK”之后,都會及時加以點評,并讓其他組成員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就此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對一些彈跳細節給予了關注,學生再次參與跳躍游戲就顯得靈活很多,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參與訓練的積極性。
三、“以師帶徒”,自主訓練
初中生的表現欲是強烈的,他們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關注。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時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那么,在這期間,一些表現突出、動作標準、積極向上的學生可以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讓他們擔任“小老師”,給個別理解能力差、動作要領一時掌握不了的學生進行輔導。學生教學生要比教師教學生更能拉近距離,氣氛愉悅,鍛煉氛圍友好。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做好示范,讓理解能力弱、動作不協調的學生學習其“一招一式”,相互之間多進行交流互動,效果不言而喻。教師在學生自主進行訓練以及講解時,做旁觀者,將舞臺讓給學生,多注意觀察和巡視,發現學生共同存在動作未做到位的問題及時進行點撥,并用寬容和婉轉的語氣加以指點,同時,多肯定和鼓勵“小老師”的成果,使得“師”與“徒”都能在鍛煉中獲得進步。教師下放自己的“權利”,學生多了自主性和自信心,實現了教學相長,也實現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共同發展。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針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同時,引入新鮮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并發揮自主性,有目標地進行自主訓練,從而不斷開闊視野,激發創新性思維,讓體育教學也成為充滿智慧與運動之美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裴文斌.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8).
[2]韋茂生.初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9(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