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月
摘 要:通過對轉化學困生對于初中語文的意義進行闡述,進而提出合理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培養其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以期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提供可靠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學困生;學習興趣
伴隨我國整體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正處于蓬勃發展期。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正幫助語文教師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利于廣大初中生更快吸收新、舊知識。然而當前依舊存在許多“學困生”,這需要引起初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應當對此類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便培養其學習興趣。
一、轉化學困生對于初中語文的意義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社會各個領域更加需要各項能力都很突出的綜合型人才[1]。語文素養更直接決定了每一個人的人文素養。在我國教育改革進程持續深入的過程中,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采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當前,學困生的轉化問題已經成了各位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一旦教師對此類學生不管不問,便極易導致學困生、學優生差異性越來越大。為了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從而保持全體學生的平衡、健康發展,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對此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二、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培養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
1.巧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
伴隨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大學校已經廣泛應用各類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能夠幫助教師將課本中的各類抽象知識、單純的文字語言具象化,從而通過視、聽為初中生營造良好、有趣的學習氛圍,進而輔助初中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其語文學習興趣。這種先進的設施對于學困生而言更為有利,這主要是由于學困生通常很少活躍自身的思維,對各類知識的認知程度也比較淺,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于知識的形象性以及直觀性,其邏輯能力較差。因此,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可以幫助教師為學困生有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的《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動畫等,甚至可以播放一些相關的情景劇,以便使學困生能夠通過動態的人物活動對文中有關人物的性格加以了解和掌握,使抽象、枯燥的文字形象化。
再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的《天凈沙·秋思》一課時,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出相關意境的背景圖片,并且搭配一些古風曲目,并讓學生在配樂、配景的狀態下朗讀、背誦此元曲,便能夠確保初中生在體會《天凈沙·秋思》的意境時,享受到符合此情此景的優美旋律,進而激發出學困生的主動積極性,使學生主動進行想象,使其逐漸置身情境中。
2.活用語文教學的藝術表達
語文學科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邏輯性,然而其自身也具有很多藝術表達特點,如果教師能夠對各類藝術表達特點加以靈活地應用,也可以有效培養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都會單方面對學生展開“填充式”教學,在此模式中,學生很少會主動和教師展開互動、交流,使得課堂氛圍逐漸壓抑,學生的興趣也逐漸降低,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這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質量以及初中生的學習質量都是極為不利的,更會導致學困生越來越無法掌握知識要點,喪失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應當將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讓給學生,自己及時轉換成學生的輔助者以及引導者,同時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好伙伴。因此,教師應當對全體學生的興趣、性格特點等進行充分了解,在教學中積極為其設計興趣點較高的問題,從而使其思維更加活躍,思路更加開闊。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的《鄉愁》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童年、故鄉以及母親等初中生能夠切身接觸和體會的話題,通過引發其會回憶以及思考等方式集中其注意力,提問“大家是否有過幾日或者更長時間沒有回家的經歷?在此過程中是否想家?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等問題,這些問題雖然簡單,但也能夠引發集體思考。
3.組織并鼓勵學生參加活動
教學離不開各類活動,而這些活動能否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一方面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是否能夠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活動是否具有吸引力[2]。良好的活動能夠讓學生主動動手解決問題,并保持興趣,從而使學習氛圍被有效調動起來。各種教學活動應當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從而在學生參與活動、提升興趣的同時,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話劇表演或者朗讀比賽,以所學課文、詩歌為出發點,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性、自由性,即讓學生自己發揮。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鼓勵學困生參與其中,使其在比賽、表演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語文學習興趣,感受到語文藝術的魅力所在,進而逐步提升其自信心。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辯論賽,所選主題主要是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此過程中,無論學困生是否有所參與,活動的激烈程度都會對其產生一定程度的帶動作用。
總體而言,語文屬于一門集抽象知識與邏輯理念于一身的語言類學科,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無法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學習興趣和成績。因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將“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準確落實在日常教學中,從而展開差異化教學,以便確保學困生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快速吸收所學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彩虹.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模式下的學困生轉化[J].學周刊,2018(34):112-113.
[2]胡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提問技巧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70-71.
[3]朱曉莉.初中語文學習“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中國培訓,201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