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師所面對的學生較為懵懂。小學生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或者指令很難做到充分、及時的理解。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也是教育工作的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不但順應了當前學生所處年齡的階段特征,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對于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小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學習基礎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數學游戲 小學數學 應用
引 言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其年齡特點,對于所學知識的領悟能力較差,同時面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面對諸多困難,但如果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尤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數學教學游戲,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實現。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就目前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科教育,數學一直是教育的難點。不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面對各類教學的困難,比如學生對于一個或一類數學知識點難以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方面也嚴重缺乏。加之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方法的桎梏,使得教師教授難,學生學習難。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方面的講解,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記憶能力較強,但這種被動的、被灌輸式的學習,使得學生仍不可避免地出現死記硬背數學知識點的情況,進而無法做到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歸根到底在于學生沒有領悟到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的真諦[1]。
二、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第一,數學游戲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通過數學游戲的設置,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通過巧妙的游戲設計更多地集中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來。由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很多是公式類的理解、記憶和運用[2]。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課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上無法與高年級階段的學生相比,基于此,教師更應該采取數學游戲的方式,隨時將注意力已經渙散的學生通過趣味游戲吸引到課堂當中。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中,關于《認識鐘表》一課,鐘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每天幾點起床、上學都需要通過認識鐘表而得之。但是通過鐘表的指示正確讀出時間也是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剛學習過簡單的數字以及加減法,對于鐘表上不同時間的指示,很難快速、清楚地識別和說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小游戲,建議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的鐘表,加上時間刻度,但是不標出時針和分針,通過教師讀時鐘的詳細講解后,讓學生通過手臂的擺動展示出教師所講出的時間。在不斷的游戲當中,相信學生會加深印象,對于鐘表的認識也會更加明確。
第二,數學游戲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當前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生課本的知識內容之外,更要教授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如果說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是難題,那么引導學生掌握和積累數學學習方法則是難上加難。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已經獲得的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對于一些事件能夠去偽存真,做到正確的解釋和說明。學習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除了教師在日常數學課堂上的正確引導之外,還需要學生具備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數學游戲,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由被動變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中關于《認識人民幣》一課,人民幣對于學生而言再熟悉不過。通過人民幣能夠買學習用品、玩具以及喜歡的美食。但通過本課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人民幣有更深刻的認識,人民幣除了能夠滿足我們日常生活所需,也是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模擬超市購物,安排一部分學生做收銀員,一部分學生做顧客。通過收銀員的角色扮演鍛煉學生人民幣相加相減的錢數,如何計算不出錯將錢找給顧客。另外,教師將固定的人民幣交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購買不同的商品,使學生了解利用手上有限的人民幣能夠購買什么商品。當然,游戲中的人民幣、商品等道具都需要教師提前準備好。同時建議教師安排學生收銀員、顧客兩個角色都能體驗到。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使得學生切身感受到如何運用人民幣的同時,能夠做到會消費人民幣,做到更加自主的學習,還能夠理解諸如收銀員等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辛苦,這類游戲的設置也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第三,數學游戲應用于教學當中,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認識普遍是仰望式的,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會循規蹈矩地跟著教師的步伐走,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順應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學應該將課堂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短時期內無法適應課堂主體的要求。教師則可以通過巧妙的游戲設置,使學生們以團隊的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做課堂的主體。除了在活動中相互補充所要表達的觀點外,更能夠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不但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也為學生在未來更好地投入社會也奠定了基礎。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下中,關于《克和千克》一課,對于單位的換算不是朝夕就能熟練應用的,而要學生通過反復的理解和練習才能夠掌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重量的抱抱”游戲,即教師說出重量,學生通過自身和同學身上所貼的重量貼紙相加,得出教師所要的重量。根據學生在課堂中對已學的知識掌握情況,適當增減游戲的難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但對本課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提升了團隊協作意識。
結 語
綜上,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游戲的應用,不但能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使得學生通過參與趣味的游戲而充分投入到數學課堂中,活躍課堂氛圍,加深所所學知識的理解,也給予了教師更多的思考。數學游戲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解決了數學教學的諸多難題,更是教師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的體現。因此,我們更加提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置數學游戲,這使得學生在真正學會知識的同時,更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也為教師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歐容成. 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 亞太教育, 2016(9):19-19.
[2] 王佳燕. 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探討[J]. 新課程(中), 2017(11).
作者簡介:劉昌桂1964年10月,男,漢族,四川宜賓市人。大專,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曾多次在四川省教育學會和宜賓市教育學會論文評選中一、二、三等獎。部分論文被宜賓市教育學會收于論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