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眉
摘 要:區域活動是一種人為創設自然情景下的幼兒自愿、自發的游戲,是我們現在普遍采取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本文以小班開展的“小神廚”區角活動為例,從材料的投放、教師的干預以及活動的評價等方面闡述,探討如何提高幼兒對游戲的決定權與參與權,提升幼兒游戲活動過程中的自主性。
關鍵詞:自主性 角色游戲 材料的投放 自主評價
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1]。幼兒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選擇。角色游戲是小班年齡段幼兒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最喜歡、最符合幼兒意愿的一種游戲,它給了幼兒很大的自主性,幼兒在其中感知社會、體驗自我、享受快樂[2]。在角色游戲的開始選擇以及到游戲的結束整理,幼兒都應該是主人翁,在游戲中,幼兒的自主性應該最能夠體現。我們班級為小班,根據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結合該年齡段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們班級在創設了“小神廚”的區角。
一、存在的問題
(一)材料的投放
教師在區角投放的材料比較單一,材料的可操作性、層次性差,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如在小神廚一開始我們投放了一些仿真的蔬菜瓜果,材料的可操作性差,利用率不是很高,而且容易損壞,所以區角活動在進行一段時間后,幼兒對區角活動失去了興趣,并出現了沒有人選擇的情況;
(二)教師的干預程度
教師對角色游戲活動中自己角色把握尚不夠準確,很多老師對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有些教師仍舊以主導形式進行,在角色游戲活動時分成一組一組地根據預設內容進行輔導,進行角色游戲活動變成了幼兒的任務,使幼兒失去探索新玩法、新內容的的興趣。還有一些教師又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極端,在活動中只是放任幼兒去玩,而不知道幼兒在想什么、干什么,不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和水平,使角色游戲區失去了它本身的教育價值[3]。
(三)活動的評價
當活動結束時,只有教師對整個活動進行了評價,而幼兒作為游戲的主體,卻對自己的游戲過程以及游戲結果評價的較少,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沒有重視幼兒的自主性,不利于幼兒相互間的交流,不能找出存在的問題,同時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真實想法
二、角色游戲中實現幼兒自主性的對策
(一)合理投放材料,滿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的自主性離不開合理的投放材料,由于考慮到幼兒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層次性,所以在材料的投放時要考慮到材料有哪些特征、如何擴展操作。例如為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探索欲望,我們在小神廚里投放了真實的瓜果、蔬菜,這樣能夠避免材料的單一。除此之外,為了增加廚房假象游戲的情境性和趣味性,我們還投放了鍋、碗、瓢、勺、鏟等模擬烹飪工具,這樣可以增加對材料的可操作性以及層次性,對比之前投放的仿真瓜果蔬菜,真實的瓜果蔬菜,讓幼兒看、摸、嘗通過多感官感知,了解生活中的瓜果,并依據幼兒的能力層次真實的模擬廚房中的洗菜、摘菜、炒菜等操作,這樣更貼近生活,小神廚也成為幼兒經常光顧的地方,在材料的準備方面,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小神廚需要準備哪些瓜果蔬菜,然后班級制定表格,每周由家長輪流提供瓜果蔬菜,通過每周的更換,幼兒能夠接觸認識到更多的瓜果蔬菜,同時也讓幼兒自主的參與到材料的準備當中。
(二)教師的適時干預
調整教師在區角操作中的角色。
在指導幼兒操作方面,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教練”,“教練需要給出方案、戰術、不能代替運動員進行比賽”。教師要以最小的干預程度換取幼兒最多的活動,要留給幼兒足夠的空間,避免幼兒產生依賴,鼓勵幼兒自己探索操作方法。如在“小神廚”中,向幼兒提供操作提示卡,用操作提示卡來代替詳細的指導。讓幼兒自行思考如何實現提示卡中各步驟要求,并鼓勵在提示卡說明的方法之外,尋找新的操作方法。教師要盡可能的控制干預時機,幼兒的探索興趣無窮無盡,他們經常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教師這時要“等一等”,只要當幼兒的探索興趣即將消失時,教師的干預才是積極的。當孩子發生困難時而使活動出現停頓、有放棄的跡象時,教師應該及時的引導。
在控制區角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裁判”。在區角活動開始前,可以和幼兒討論本次區角活動有哪些目標,教師的任務是當幼兒活動同目標產生較大偏差時,進行適當的指引。如在小神廚中確定本次的活動是包餃子,教師只需要了解幼兒是否在進行“包餃子”相關的游戲,如果發現幼兒游戲內容同“包餃子”差異較大,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提示,將幼兒活動引回正軌。
(三)游戲效果的評價
在游戲后的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幼兒的自主性,游戲的評價應從幼兒的體驗出發,引導幼兒對游戲開展的情況進行討論,如小神廚的游戲結束后,讓幼兒一起討論今天都做哪些菜,誰包的餃子更好啦,這樣讓幼兒體驗和回味游戲過程,幫助幼兒整理和提升游戲中零散的經驗,修正錯誤經驗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從中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情緒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共享,不僅能增添幼兒的游戲興趣,而且也為幼兒間雙向交流、平行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三、總結與展望
我班開展小神廚區域活動一年后,發現幼兒對小神廚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每周結束后,幼兒會回家主動與父母協商更換新鮮瓜果蔬菜,由于瓜果蔬菜更新的比較及時,種類比較多,幼兒學習了更多的瓜果蔬菜知識,幼兒能夠準確的說出蔬菜的顏色、形狀以及味道。在自我評價中,幼兒能夠準確的用“好看”、“多”、“快”等相關詞語來評價游戲中的“菜品”,并能用完整的語言句子對自己的游戲活動進行簡單的分享,在整個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以創造力,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生活技能。
同時,在開展小神廚活動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小神廚游戲中的工具為模擬道具,幼兒不能進行完全真實的廚房操作。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小,缺乏廚房的生活經驗,所以在廚房游戲中,模擬的游戲場景少,希望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夠進一步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 武鳳云.區域活動在幼兒自主性發展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5).
[2] 蘇成誠.小班角色游戲指導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2015(1).
[3] 陳錚錚.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與指導[J].素質教育,2013.(10)
[4] 張暉.對幼兒游戲評價反思[J].早期教育:上半月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