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桂東南紅色資源豐富、具有深厚的教育價值,提出將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中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論述教師應有意識地挖掘桂東南豐富的紅色資源,將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認知上要協調、教學活動方式要靈活、實踐教學要多樣化。
【關鍵詞】桂東南紅色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課 教育價值 協調?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018-03
2018 年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基本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是政治認同;課程內容要有機地融入革命文化。紅色資源是我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蘊含革命與奮斗精神的有鮮明政治色彩的財富總和。桂東南紅色資源豐富,具有深厚的教育內涵,能夠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有意識地挖掘桂東南豐富的紅色資源
桂東南紅色資源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提供了寶貴資源。人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間,高中生相對集中在本地學習,桂東南絕大多數地方都有紅色資源,甚至有些學校就是當年革命所在地,利用本地紅色資源融入教學有天然的優勢。桂東南紅色資源類型多樣、價值內涵深厚,對學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有可行性。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桂東南豐富的紅色資源,把這些素材融入教學中,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
(一)有意識地收集整理桂東南各類紅色資源。桂東南在歷史上有過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也有新中國成立后人民不斷奮進的建設歷史,形成了豐富的紅色資源,可分為器物、精神和制度三個方面。器物方面內容多、類型多,主要可分為人像、物件、革命和建設場所遺址、博物館中革命展覽部分、紀念館、故居、紀念碑、遺物、烈士陵園、信函、歷史文獻、電報、報紙雜志、讀物等。精神方面是紅色資源的核心和精髓,具體包括紅色文藝作品、思想精神、革命和建設故事、事跡,等等。制度方面包括形成桂東南方針、法律法規、黨綱黨章、紀律、政策、會議決議、議案草案等。紅色資源不僅是歷史的遺留,也涵蓋現實,將來還會出現新的紅色資源,紅色文化是一個開放的文化。教師為了更貼近本土紅色資源進行教學,以各種方式開發校本紅色資源教材直接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服務,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二)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內涵是利用紅色資源的關鍵點。對于桂東南豐富的紅色資源,教師一方面要有意識挖掘,不斷總結開發桂東南新的紅色資源類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深挖其中的精神價值內涵。紅色資源精神方面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革命戰爭時期,以奮勇救國、建立新政權為主題;新中國成立恢復期,以鞏固、建設為主題;在改革開放時期,以創新改革為主題。不同時代的紅色資源都表現出深厚的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的革命精神。同時,教師還要深刻挖掘桂東南人民偉大的舍生取義、廉潔、不屈不撓、艱苦創業的精神,等等。思想政治課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之一是政治認同,將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紅色資源融入當地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些貼近學生、鮮活生動又真實的素材成為教學的有效載體與依托,對提高學生政治認同極有幫助。
二、桂東南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認知上要協調
思想政治課是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學生擔當使命感。這種教育不僅僅是靠情感打動,更主要是通過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實現的,因而把桂東南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中不能簡單加入,需要與課程的認知要求相一致。
(一)桂東南紅色資源選取應與高中思想政治課內容相契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課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以及相關選修課,都要求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課程有些內容能夠直接融入紅色資源,有些可以選擇紅色資源予以分析證明。比如,在必修課《政治生活》中,關于人民、政府、政黨、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可將桂東南一些紅色文獻資料有關這些方面的內容直接融入課堂理論知識授課中。如可選取以下資料的部分內容《中共陸川縣委會決議(節錄)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中關于黨的建設、對群眾的工作、統戰工作等內容;《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成立宣言》中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做法,體現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緊急動員迎接大軍支援前線的通知》中如何發動人民起來革命,依靠人民的力量。必修課《文化生活》中,紅色資源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內容,可以在理論學習中直接加入。必修課《生活與哲學》中,對紅色資源賦予哲學理解,以這樣的角度把紅色資源滲透到哲學原理中,既深入淺出,又讓學生感到真實、親切。教師還可以展示相關紅色資源實物,以既有趣又有深度的內容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比如講社會歷史的主體的作用理論,可利用桂東南人民抗敵資料,如解放戰爭時期桂東南學生運動、貴縣留村殲敵記(1949 年)、莫思村反“圍剿”之捷(1949 年)、河鄱村保衛戰(1947 年)、河凈村反“圍剿”戰斗(1947 年)、石峽伏擊戰(1949 年)、博白松山戰(1949 年)、桂平社步武工隊奪槍記(1949 年)。貴港市還可以運用這些重大事件:石卡區農運事件、覃塘排厚村事件、東南洋三鄉事件、附城第八村事件,等等。這些歷史充分表現了桂東南人民英勇抗敵、頑強奮斗、保衛家園的斗爭史,展示人民群眾的愛國精神、頑強拼搏的精神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歷史,書寫了壯麗篇章,可以感動人、激勵著人。
(二)桂東南紅色資源價值挖掘與高中思想政治課覺悟目標一致。高中思想政治課根本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道德、共產主義理想信仰,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課中就是為了起到這樣的教育作用。紅色資源有政治導向、思想引領、道德教化、價值凝聚、榜樣激勵等重要作用,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能動性挖掘形式多樣的紅色資源中蘊含的深厚內涵價值,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切實感受紅色資源的價值,增強文化自信。
“紅色資源、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增進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情感認同的一劑良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圍繞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意志品格三方面進行。桂東南的英烈人物事跡資源豐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利用紅色人物來佐證,挖掘豐富人物資源,比如朱錫昴、李明瑞、俞作豫、吳家宜、朱光、定培瑛、龐大恩、朱為珍、夏國璋、張震球,等等。挖掘人物可以帶動一系列紅色資源的挖掘,如與人物相聯系的后代、故居、故事、遺物等,給所在地的高中生以真實感和貼近感。學生通過了解桂東南歷史,熱愛家鄉,學習英烈事跡感悟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此為精神支柱與動力,更好地學習、生活,將來投入到實踐中去。
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教師可選取博白朱錫昂同志的革命事跡。朱錫昂殫精竭慮培養新一代,辦學成績卓著。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通過教育推動革命,積極宣傳共產主義理論,組織領導運動,掀起玉林各界愛國反帝高潮。他不畏生死組織廣西黨的工作革命,以無畏精神積極參加輾轉多地開展革命運動。1929 年他被漢奸出賣被捕,大義凜然就義。朱錫昂同志將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為信仰共產主義,立志為人民謀幸福,以這樣的理想信念支撐的人生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另外,教師也應適當舉例當代的紅色人物,“和平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進人物能夠公而忘私,自覺抵制糖衣炮彈的侵蝕,也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以此教育學生要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過有意義的人生。
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可選取北流李明瑞同志的革命事跡。李明瑞在讀高小時就以“還我河山”寄寓自己的愛國之情。他倒桂反蔣后,在共產黨推動下解救革命人士,起用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打擊反動勢力。之后參加光復龍州行動。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決心無條件以自己一切獻給黨的革命事業。與張云逸領導奇襲榕江勝利、光復百色,之后北上遠征一路英勇抗敵。1931 年被任命為紅七軍軍長,機智勇敢,配合中央紅軍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還參加了第三次反“圍剿”戰斗。從 1930 年 9 月到 1931 年 7 月參加戰斗百余次,歷盡艱難險阻。在王明“左”傾錯誤的迫害下,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忘我工作。1931 年 10 月他在贛江邊檢查工作被自己同志槍殺,時年 35 歲。他為黨、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卓越貢獻,永垂不朽。年輕的革命烈士一心報國,認為跟著共產黨才有前途,保衛人民才最重要。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感染著我們,教師教育學生也要樹立為國奮斗甚至貢獻一切的愛國主義理想。
在進行意志品格教育時,教師可選擇北流俞作豫同志的英勇事跡。俞作豫 1926 年參加北伐戰爭,配合第四軍葉挺攻打汀泗橋、賀勝橋立了大功。后不滿國民黨反動派血腥屠殺政策,脫離桂系軍隊,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后回廣西開展革命工作,在北流建立地下聯絡站、秘密農會、農民自衛軍。他在南寧搞兵運期間,父親病逝也無暇奔喪。1930 年與鄧小平、李明瑞等勝利領導龍州起義,為創建紅八軍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1930 年 8 月他不幸在深圳被敵誘捕,被殺害于廣州紅花崗,年僅 29 歲。絕筆詩“十載英名宜自慰,一腔熱血豈徒流”表現他獻身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耿耿丹心、豪邁氣概與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他的這種為共產主義奮斗的意志品格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教師教育學生也要逐步具備這種寶貴的意志品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
三、桂東南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方式要靈活
教學活動中有兩個主體,教的主體是教師,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主導課堂就要把雙主體關系處理好。對高中生的先進思想意識教育,需要通過灌輸來完成,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就一味地使用“填鴨式”教學。應將灌輸主體教師的主導性與灌輸客體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尊重和了解學生的差異性,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教學方式,使雙主體良性互動。課堂要吸引學生,除了教師以什么素材分析理論精彩外,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是重要一環。而且,由于在實踐教學中學生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紅色資源,他們對紅色資源已經有所掌握,可以讓學生將紅色資源融入課堂中來。
同時,應加強教學互動模式的創新。內容與形式統一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應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把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融入其中,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實施紅色案例教學法:紅色案例可以讓學生收集,也可以教師整理,案例討論問題由教師確定。實施紅色情境教學法:給予空間讓學生進行紅色角色扮演、演講;在紅色資源承載的場所進行現場教學。實施問題教學法:設計問題以紅色資源證明材料或是紅色資源為問題進行教學。實施理論分析引導法:理論分析中以紅色資源為論據,或是利用學生或教師收集到相關圖片、實物、音頻、視頻等材料,在課堂上進行實物展示與說明,給理論教學增添豐富的內涵。實施討論式教學:以紅色資源設置與教學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回答,教師點評總結。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把紅色資源融入教學中,既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理論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信,更加熱愛祖國。
四、桂東南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要多樣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要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采取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學習。選修課是對必修課的充實,必修課與選修課不矛盾,兩者是相互配合與補充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可以從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培育學生,紅色資源能夠滿足這樣的培育層面。高中思想政治課除了理論教學外,實踐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手段加強紅色資源與政治教材知識的整合,激發學生對紅色資源的興趣,增加對紅色文化的認識與自信。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需要注意幾項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灌輸性與滲透性相結合、多樣性與針對性相結合,不能隨意牽強附會使用紅色資源。采取多樣化實踐教學方式,有效地將紅色資源學習相結合。采取感受學習方式:可以到桂東南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館實地參觀學習、觀看紅色電影、歌唱紅色歌曲、再現表演紅色故事等。采取紅色資源采集方式:可以安排學生收集當地革命斗爭的人物、事跡、故事;尋找所處學校悠久歷史中的紅色軌跡等。采取紅色資源宣傳方式:紅色微電影制作、紅色故事網絡接力朗誦等。采取紅色志愿服務方式:紅色景區講解或服務等。采取合作與探究性學習:可以進行紅色資源辯論會、讀書會、知識競賽等。實踐教學方式與紅色資源內涵融入相一致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協作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提高思想覺悟,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范方紅.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3)
[2]蔣 怡.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教育主旋律的紅色滋養[J].人民論壇,2019(6上)
【基金項目】玉林師范學院2018年碩士學位建設點項目“玉林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數據庫建設”。
【作者簡介】黃基鳳(1972— ),女,廣西桂林人,博士,玉林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