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維
【摘 要】本文針對新時期高中教學模式,基于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受傳統管理理念影響、實效性低以及評價機制片面化等問題,從自身影響力、課堂主體、問題管理行為、價值塑造、評價模式等角度提出相關建議,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新形勢 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問題 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088-02
高中階段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生面臨著相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升學壓力,容易出現焦慮心理,班主任需要給予適度引導和幫助,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班級管理工作呈現出新的態勢,班主任的管理職能日益多樣化和豐富化,班主任充當班級建設者的角色,成為強化班級凝聚力的黏合劑,對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正面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因素的影響,部分班主任將工作重心放在學習管理中,在班級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影響了班級管理現代化的進程。因此,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提升班級管理藝術,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應針對高中學生的具體特征,構建與之配套的班級管理模式,滿足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求。
一、新形勢下高中班級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受傳統管理理念影響。新形勢下,部分高中班主任的思維模式尚未發生根本轉變,導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偏離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本質意義,違背了新課改的初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專斷式”管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以自我為主體,參與到所有班級內的具體事務中,事必躬親,將大小活動歸集于自身,親自落實各項班級工作的每一環節,基本不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否認了學生的管理能力,體現了專斷式的班級管理主權,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容易導致班級歸屬感淡漠化,降低了班級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放養式”管理。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中陷入了一個極端,盲目追隨自由化的風氣,讓部分學生進行班級管理,而教師本身的管理參與度極低,將自身擺放于旁觀者的地位。此管理方式在表面上看似先進,但該管理理念脫離了實際,忽視了學生本身存在的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不利于發揮班主任的積極引導作用。
(二)班級管理實效性較低。對于高中班主任而言,在班級管理實施中運用了較多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探索高效的班級管理模式,但實際效果卻與預期效果存在較大的差距,實效性相對較低,無法充分發揮管理優勢。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班級建設重視程度不足,不了解先進班級管理模式的內涵和價值,在學習先進管理方式的過程中,僅從表面認同和接受新思維,難以設計出實用性的管理策略,無法在班級管理中落實科學的管理理念。具體來說,部分班主任在班級建設過程中過于重視形式,忽視了深層次的本質,往往開展形式化的活動,而不是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無法滿足學生真正的心理訴求,甚至使學生產生排斥情緒。
(三)片面化的評價機制。近年來,盡管我國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學校仍沿用傳統的評價管理模式,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定性,在班級中形成不平等的風氣,造成兩極分化,不利于實現班級的整體進步。在片面化的評價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考試科目中,對班級管理實務漠不關心,只關注考試成績的高低,弱化了班級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容易出現心理落差,產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優化班級管理藝術的途徑
(一)發揮身教言傳的影響力。正如俗語所言“身教重于言教”,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個人本身的修養能夠對周圍的人和事產生積極影響。高中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指導者和紐帶,其日常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深刻的傳導作用。因此,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時刻注重個人的素質和修為,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樹立學習標桿和發揮榜樣力量,以高尚的精神品格教書育人,使學生產生尊敬心理,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身教言傳的作用,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正處于學習和價值觀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應當具備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研究新的教育方式,注重提高專業技能,發揮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引導效果,構建團結、文明、積極的班級。
(二)適度放權,以學生為主體。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學生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前者的角色定位是組織與實施,后者的角色定位是參與和實踐。對于班主任而言,不僅需要從整體上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更要適當把握放權程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避免出現過度集權和管理渙散的極端情況。具體來說,班主任應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部分管理權轉交到學生手里,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在此過程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責任感,鍛煉其管理能力,適應素質教育的需求。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班委選舉的方式,建立班級管理小組,選任積極主動性強的學生作為班委,各司其職,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包括活動宣傳與組織、生活輔導、心理輔導以及班級服務等。在選拔班委的過程中,應對參選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考量,使班干部能夠以自身優秀的品質來影響班級風氣,增強班級的團結力;同時,需要關注班委的工作能力和群眾基礎,定期了解學生對班委的看法,要求學生對班委進行反饋和監督,以提高班級管理團隊的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通過班主任統籌、學生參與的班級管理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管理積極性、在班級內搭建師生之間平等交流的橋梁,有助于拉近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便于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和想法,進而以學生為中心和導向,及時調整管理方式。
(三)問題管理行為藝術轉化。新課程改革體現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學生作為接受教育的個體,具有豐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動,具備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灌輸知識的受眾,不能采用機械化的管理方式進行班級管理。在新形勢下,班級管理是一項靈活的、人性化的工作,班主任應當對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注重管理的藝術性,以最恰當的話語、溝通方式以及行為表現來解決困境,完成管理行為藝術轉化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接受班級管理,認同班級文化和氛圍。
例如,學生在日常行為違反了校規校紀的要求,犯了相應的錯誤,班主任在對其進行教導時,應當注重溝通的藝術性,講究一定的技巧,以引導和規勸為主、批評為輔,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教育學生,傾聽其內心真實的想法,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避免過早下結論,出現主觀判斷式管理行為。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尤其需要注意溝通的藝術和說話的技巧,注重形象管理和情緒控制,與學生溝通時保持平和的心態和語氣,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親近感,使自己和學生處于平等溝通的地位,發揮心理引導和行為鼓勵的效用,避免全程進行批評和指責的情況。
(四)雙向價值體現和塑造。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充當著亦師亦友的雙重角色,決定了其職能的雙向性,在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交流的同時,需要保持必要情況下的威嚴性,展示嚴肅認真的一面,使學生產生敬畏心理,并且體會到班主任的責任和關懷。對于班主任來說,平時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尤其是對性格相對孤僻、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與其進行深入交談,使其打開心扉,樂于與人交流,體現班主任親近溫和的一面。而在必要的情形下,班主任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嚴格要求學生,使其能夠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質,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和生存法則。進行雙向管理時,需要貫穿適度原則,把握嚴厲和寬松的界限,從教育目的下手,使學生了解教師對其嚴厲是基于關心的出發點,希望其能成為對自己負責、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學生可以充分意識到努力的現實價值和意義,發自內心深處理解班主任的希冀,激發學習動力,向品學兼優的方向發展。
具體來說,雙向價值塑造需要從根本上堅持一定的規則,與此同時,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采用差異化的管理方法。例如,對于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紀律意識相對薄弱的學生,應對其進行引導和規則意識教育,采用談話溝通的方式,從法律法規、校紀校規層面到個人行為方面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分析無視紀律對自身以及周圍同學造成的不良影響,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在談話過程中,班主任尤其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氣,保持親近和藹的態度,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感,避免學生對班主任的教誨產生恐懼和排斥心理。而對平時遵守紀律的學生,出現偶然性錯誤或者異常情況時,班主任應當了解具體的原因和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從根源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適當釋放學習壓力,避免壓力過大造成心理負擔,影響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
(五)優化管理評價模式。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其渴望獲得認同和激勵,尤其在意班主任的評價。傳統的成績導向型評價模式存在較大片面性,無法正確衡量和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新形勢下,班主任應當緊跟教育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評價管理體系,從多方面、多角度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和閃光點。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設置權重的方式進行評價,在評價模式中列出相應的評價項目,賦予一定的權重,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班級參與度、實踐能力等,根據不同的項目進行打分,跟進權重分配,計算出綜合得分,結合學生的日常行為活動,確定最終的評價分數。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融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關注學生的狀態變化,包括進步和退步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總而言之,在教育現代化的新時期,高中班主任的職能日益多元化,作為復合型的班級管理者,其自身的行為修養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應注重班級管理藝術,優化班級管理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度,重視問題行為的藝術化,完善評價管理機制,以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和環境,提升班級凝聚力。
【參考文獻】
[1]黎承壯.解析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
[2]郭林紅.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1)
[3]周 雷,孫艷麗.淺談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J].華夏教師,2017(2)
[4]白 冰.探析高中班主任如何提升學生管理的效率[J].科技創新導報,2013(24)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