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文
摘 要:對于如今的專業理論、教學理論來說,其與小學數學的實踐已經嚴重脫節,而且這已經成為我國整體師范教育的通病。在如今的小學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數學思想,同時落實“以學促教”的思想,能夠使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與理論嚴重脫節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簡單闡述,進而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關鍵詞:數學思想;小學數學;實踐;理論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在義務教育階段針對適應社會生活的數學基礎思想、基本技能、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活動經驗進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能夠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那么究竟如何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呢?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下一代的發展,小學階段教學也因此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更是讓大部分的家長及學生揪心。作為一門容易拉開大家學習成績的第一學科,如果數學學得好學生即可獲得滿分,但是如果學得不盡如人意學生則會覺得數學是一門令人十分痛苦的學科。隨著學生的年級逐漸升高,對于數學的學習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感覺吃力,但是大部分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依然很難抓住問題的根本,導致最后只能跟著學生一起干著急。以家長的角度來看,會將責任都歸咎于教師,但依然無法切實解決問題,學生的數學成績依然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思考后不難發現,教師掌握的教學技巧已經很難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吻合了,也就是所謂的教學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實際上,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的過程,就是產生數學思維方法的過程,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知識點,針對性構建教學模式。其中,“劃歸”指的就是對知識進行轉化與歸結;“歸納”指的是以特殊事例為例,對一般性結論進行總結;“類比”指的是結合兩者之間的相同點推斷其在其他方面的相似點;“符號化”指的是將大量信息以濃縮的方式進行表達;“單位思想”指的是無論是量的計算還是數的計算都需要依靠單位思想,等等。
(一)低年級的小學生
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由于其接觸到的數學知識并不多,因此會更加容易進行塑造。但實際上,數學知識掌握得較少也會造成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教師究竟要如何將那些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如何闡述才能不出現偏差。這一問題可以采取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通過將抽象的事物與現實相結合,會使學生覺得數學是可以觸摸的[2]。雖然這一方式的方向正確,但由于教師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最終結果也會存在差異。實際上,成功的關鍵就是教師要明確所聯系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是否息息相關。如果舉例時,例子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事物,那么學生可能會對事例的理解出現偏差,從而無法達到理想效果。換句話說,如果教師在以實物進行舉例時,如果學生或教師的手中并沒有這個事物,那么要想切實將實物與數學知識進行聯系還是具有一定困難的,而且容易導致由一個概念變為另一個概念的狀況,平白增添了學生的理解難度。
(二)高年級的小學生
對高年級的學生舉例相對來說容易很多,然而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如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以數學思維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而這也恰好是如何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挖掘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實現“以學促教”的關鍵問題。不難看出,對于學生的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來說,自然是主動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如果將數學和其他學科進行對比后可以看出,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會盡可能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會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其目的都在于讓學科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聯系[3]。
對于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如何使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聯系已經成了教學的關鍵所在。針對這一情況,引導學生開始學會記賬和理財是最簡單的技巧之一,而這就需要家長幫忙予以監督和落實。在學習記賬的初期,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或者會在記賬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教師的引導就非常重要,而這也恰好是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培養的最佳機會。當學生已經養成了記賬的習慣后,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自然而然會進行運算,有助于學生進行思維創造。
總體來說,對于培養小學生數學思想來說,雖然已有許多有效方式,但依然有很多更加有效的方式等待廣大教育者去發掘。本文所提出的也只是其中的一種思路,雖然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但是依然不推薦完全照搬。對于不同的問題依然需進行具體分析,如此才能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左桂林.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思想的培養實踐[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19):64-65.
[2]夏偉.小學中段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分析[J].情感讀本,2019(20):68-69.
[3]沙馬布什.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9(19):94-95.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