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琴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素養的重要課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要通過合理的方法,驅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形成理解掌握。在這樣的情況下,任務驅動就成為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對這種方法進行了分析,探討了任務驅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具體教學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驅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信息技術是一門兼具理論與實踐的課程,既需要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形成有效掌握,又需要學生有效實踐掌握相關的具體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綜合起來,構建起整體化的教學模式。而任務驅動,便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以具體的實踐任務為基礎,承載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可以在任務驅動下,有效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知識。
一、任務驅動
所謂的任務驅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簡單來講,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事先設計具體的主題任務,同時圍繞主題任務,設計多個分項任務,在課堂上,以任務為載體,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這些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形成認識掌握。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任務驅動具備更加顯著的優勢。第一,學生可以對理論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傳統模式下,是教師將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任務驅動模式下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前者是學生被動接收,后者是學生主動了解,自然是后者的效果更好。第二,融合理論與實踐,教學實現了一體化。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講解和學生實踐練習往往是分開進行的,沒有統一起來。而任務驅動,就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這一短板,實現了理論學習和實踐的一體化,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同時開展兩個方面的學習活動。第三,強化實踐技能。任務驅動給學生創造了很大的實踐空間,同時又和理論知識形成了聯系。在這樣一個理實結合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對相關的實踐操作技術形成有效掌握。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對任務驅動的有效利用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任務驅動這種方法能夠產生積極的教學作用。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對任務驅動實現靈活運用,讓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1.合理設計教學任務
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任務驅動這種方法進行利用,一個首要前提就是設計教學任務。從一些業界同仁的教學實踐來看,任務驅動有些時候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任務設計不合理。具體來講,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需要遵循幾點基本原則。一是任務要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動手動腦;二是任務要有綜合性,不能只有一個任務,而應該多任務組合;三是任務要有難度差異,也就是多個任務需要存在不同難度,對學生有效鍛煉。比如針對文字資料搜索這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時候,其就是要學生掌握從網絡上搜索相關資料的技能。因此,可以設計“搜集孫悟空”資料的主題任務,下邊分設孫悟空個人信息、有關影視作品、孫悟空演員信息等多個子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這些方面的資料,這樣就能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實際鍛煉。
2.有效指導學生實踐
在合理設計任務的基礎上,就需要關注到課堂實踐這個環節。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設計好的任務導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而在學生進行任務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好指導。首先,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認真的問題,偷偷瀏覽網絡新聞或是看視頻,對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及時引導,使其認真完成任務。其次,要幫助學生突破困難。在任務實踐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出現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合理點撥啟發,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讓學生能夠繼續進行任務。在課堂上,教師全面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這就讓任務驅動教學得到了落實。
3.有效評價深化教學
學生完成信息技術的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就要對學生展開有效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尚且存在的問題。教學評價的實施,需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針對學生在開展任務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要詳細記錄下來。二是要對學生最終的任務完成結果進行評價,明確學生的實際效果,提煉出其中尚且存在的問題。在對學生評價后,就可以針對總結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化教學,對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針對性講解,讓學生可以對這些知識難點形成有效認識。這樣一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掌握就會進一步增強。
任務驅動是一種以學生學習為主的綜合性實踐化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對這種方法進行利用。合理設計學習任務,對學生加強指導,并結合評價深化教學。通過多方面手段的有效利用,將任務驅動切實貫徹到信息技術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顧怡娜.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及實踐[J].中小學電教(下),2018(11):28-29.
[2]王安山.任務驅動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3).
[3]張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任務驅動教學探微[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9(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