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平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到孩子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隨著數學學習的發展,該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而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數學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關鍵的幫助。介紹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探究具體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的課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儲備,而還要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在固有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無法主動學習課本知識,缺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目前教師應該逐漸認識到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各方面提高的必要性,認識到其有益于提升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重要性
1.素質教育的要求
由于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高中數學的教學課程也有著明顯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成了課程教學的首要目的。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大多數學校采用的均是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大多數的學生以及教師將試卷成績作為評價一名學生好壞的標準,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很容易出現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現象,因此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只能應對常規題型。與小學的數學課程相比較,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對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除了傳授課本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其以后更進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學生理解抽象知識
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自身能力、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很多學生為了快速地提升學習成績,往往埋頭做題,不注重在平時的做題過程中及時整理回顧,忽略發散、創新以及邏輯思維的改變,這對學生各方面的提高產生很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注重數學能力的培養,運用已經熟悉的知識以及經驗,創新手段,提升質量。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體策略
1.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實,教師只是指引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向,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改革,教師應擯棄固有的教育理念,與學生養成和諧的關系,渲染出一種活躍的意境,利用多媒體設備的技術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授“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中,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很難憑空想象,教師就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展示功能來實現教學,尤其是在講授某些常識時,動畫能夠清晰地標識出立體幾何圖形的空間位置關系,減輕了學習的難度,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注重課堂提問環節
在滿堂灌的教育方式下,教師完全占據了課堂,學生缺少參與感,很容易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致。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讓其參與其中,可以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課堂提問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和回答問題,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以及邏輯能力的提高。有趣的提問方式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地選擇提問方式,讓學生能夠自我思考。
3.傳授學習以及思考方法
高中數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還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并拿出足夠的耐心,以正確、有效的方式來培養,通過觀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方式,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專注力更加集中,用這種來讓學生有更多的興趣,在培養的過程中找到對學生好的學習方法,進而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以及心理已經相對成熟,對問題的分析以及判斷能力也已經明顯提高,高中階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已經不是簡單地傳授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擺脫定勢思維的束縛,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平時的任何時候都要有著創新意識,在這其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鼓勵教學,對學生的錯誤不能一味排斥,而應是引導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結語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雖然很復雜,很難學透,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也不是只有坐以待斃,如果學生想要在數學方面上取得理想成績,那么有必要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的任何階段中,數學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堅強的后盾,應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措施,使得學生獲得邏輯思維能力,重視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得到各方面的進步,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與意境所在,為今后數學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更多人了解到數學,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呂智芳.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課程(下旬),2017(2):191.
[2]梁新明.高中數學函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7):22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