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平
【關鍵詞】門診換藥室;危險因素;護理干預;滿意度
門診換藥室接診患者數量較多,并且接診的多數都是傷口暴露的易感染的患者,并且因換藥室自身的特殊性,若各種消毒不嚴格很容易發生傷口感染以及再感染的可能。本文主要對門診換藥時感染危險因素與護理干預方式進行分析研究,進行滿意度調查,現將具體情況做如下報告。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本院門診換藥時發生傷口感染的10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排除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滿意者及患有靜脈炎者,其中男性患者為49例,女性患者為51例,年齡31~67歲,平均年齡為(49.25±2.06)歲,選取同期門診換藥時未感染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為55例,女性患者為45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為(50.28±1.56)歲,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兩組患者的傷口感染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找出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干預。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士在操作前后進行洗手;②護士需要嚴格做到消毒滅菌操作,對相關設備進行有效消毒,做到一人一套消毒用品;③應該做到每周對換藥時環境進行檢查,將制度管理與環境管理落實到各個操作環節與工作中。實驗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對傷口感染病人進行針對性護理,包括針對傷口感染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護理,加強操作規范,縮短對患者治療時間;護士在接觸污染物前后及時按照相關規定標準進行洗手;③規范清洗傷口方法,護士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消毒液,對感染傷口由外向內用雙氧水進行沖洗,在換藥時護士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敷料進行調整與動態觀察,防止因使用不當而加重感染。
1.3觀察指標對兩組護理滿意度及換藥后感染的發生因素進行觀察。滿意度采用本院的量表進行評價,評分等級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等于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傷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
2.2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在滿意度上對比,實驗組的總滿意度(98.0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總滿意度(91.0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換藥室是醫院中外科治療的重要部門。本文主要對門診換藥時感染危險因素與護理干預方式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傷口時間較長、護士未能及時洗手、清洗方式不對、處理操作不規范、敷料使用不正確、消毒液使用不正確等六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傷口感染的因素眾多,而制定具有針對眭護理方式可以降低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其原因在于針對性護理能夠對感染危險因素實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改進洗手方式、保持室內衛生、規范相關操作、使用正確敷料及消毒液等,進而使得患者感染風險降低。在滿意度匕對比,實驗組的總滿意度(98.0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總滿意度(91.0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能夠發現,綜合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價結果,其原因在于,綜合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主,在換藥與選擇敷料時,均能夠以患者主觀意愿為主,在治療基礎上綜合了患者的想法,因此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換藥室患者傷口感染相關因素眾多,若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及預防,便會增加患者感染的風險。基于此,換藥時環境保持整潔,規范相關操作,是降低換藥時感染幾率的重要措施,同時也可提高護理滿意度,為我院的醫患和諧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