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邵姝妲


說到幼兒園的師資配備,大家的腦海里很快便會浮現出四個字:兩教一保。“保教結合”也是近年來幼兒園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則。無論走進哪一間教室,都會聽見孩子們發出這樣的聲音:“老師,我的手弄臟了怎么辦?”“老師,我把湯灑地上了。”“老師,我想上廁所。”……這時,保育員老師就變成了生活環節的中堅力量,他們靈活地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引導他們學習并完成一系列生活自理技能,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見,除了教育工作之外,保育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孩子身心發展、熟悉環境、行為習慣培養與積極個性形成的作用不容小覷。
但是,當我們提到幼兒園的時候,許多人會先聯想到園長和老師,很少會有人把目光停留在保育員身上;當我們翻開各類幼教書刊時,很少能看到保育相關的內容;當我們開展教研活動和專業培訓時,很少會把保育員作為專門的受眾人群。漸漸地,保育員變成了隱形卻叉不可忽視的存在,很少被人專門提及,卻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之相關的種種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保育員的受重視程度不高,在園地位偏低;保育員相關的專業培訓較少,不利于保育工作質量的提高;保育員的職業門檻較低,綜合素質不高;一些幼兒園對保育員的認識不夠,缺少較為系統的保育評估體系;保育員的角色作用僅停留在孩子的吃喝拉撒上,他們還在等待更加專業的提升;等等。
保育員的內心需要被溫潤,保育員的天空需要被涂鴉出更明亮的色彩,保育員需要成長,需要歷練,更需要被認同。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為幼教工作者的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呢?調查問卷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保育員專業素養現狀,本刊面向一批幼教工作者發放了調查問卷,現針對問卷結果,總結出如下信息:
基本信息
在本次調查中,76%的調查者來自公辦園,24%來自民辦園,以三、四線城市居多。75.56%的調查者為帶班教師或保育員,24.44%為園長或教研主任等管理人員。81.55%的教師表示,幼兒園每班的師資配置為“兩教一保”的形式;6.73%的教師所在班級為“三教輪保”。
48.88%的幼兒園保育員年齡為20-30歲,34.41%的幼兒園保育員年齡為30-40歲,10.72%的幼兒園保育員年齡為40-50歲。49.38%的保育員學歷為高中、中專或職高,27.18%的保育員為大專學歷,19.45%的保育員學歷在初中及以下,本科以上學歷的保育員占3.24%。保育員所學專業以學前教育專業為多數,占比49.38%;29.68%的保育員接受過基礎教育,但無專業劃分(見圖1)。
48.13%的保育員收入為每月1000-2000元,41.15%的保育員月收入為2000-3000元,只有少數保育員的薪資在3000元以上。39.15%的保育員流動性強度為一般,24.19%的幼兒園表示保育員流動性“較小”,12.47%的幼兒園表示保育員流動性“較大”。
保育員專業素養信息
52.37%的幼兒園會組織保育員進行職前或職后培訓,以園本培訓為主;25.19%的幼兒園會組織保育員進行職前或職后培訓,且培訓形式和機會較多;12.72%的幼兒園會組織保育員進行職前培訓,但幾乎沒有職后培訓。74.31%的幼兒園會采用以園長或保教主任對保育員進行培訓及研討活動的方式,47.8%的幼兒園會讓保育員自主學習保育相關知識;38.9%的幼兒園時常會安排保育員外出學習保育相關知識,35.66%的幼兒園會通過“專家請進來”的方式開展保育培訓。
目前,保育員所承擔的工作種類繁多,大致分為衛生管理、進餐管理、飲水管理、盥洗如廁、睡眠照料、健康指導、輔助教學和家園其育等。32.42%的保育員會在教師需要的情況下從旁協助,30.92%的保育員會經常協助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活動,15.21%的保育員會自發組織幼兒開展生活類游戲活動(見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