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琴
摘 要:小學數學的教學離不開作業與練習,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數學,對數學只有初步的印象,缺乏對學科的認知與理解,很多的知識與定律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作業或者練習幫助學牢記數學的定律與法則。在現實的教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可以說是以課本為綱,什么都來源于課本,作業的布置也是中規中矩照著課本后邊的習題安排給學生,這也無可厚非。其實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應該要靈活運用教材,把書教“活”!尤其是在作業的設計方面,在遵循教育規律、原則的基礎上更應該要活。在此結合個人從教經驗簡述在低年級段的作業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作業設計;啟發;認知;分層;直觀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與課堂緊密相連,二者不可分割。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如果我們能處理好課堂與作業之間的關系,他們便可相輔相成,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益。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我們所教知識是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鋪路,我們得把基礎鋪扎實,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注意學生作業的設計值得研究。
1趣味性原則
“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沒有誰家小孩愿意在家里乖乖呆著做無趣的事,即使坐著做了,那也是被逼的,內心絕對一千個、一萬個的不愿意。為了讓學生樂于完成作業,我們的作業設計必須要有趣味性。有趣的作業孩子就喜歡去做、樂于去做,只要孩子喜歡去做了,也就達成我們的教學預期目標。最重要的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我們能長期堅持這樣的原則,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他們在數學學科方面的學習也會更加深入,走得更遠,這不正是我們的素質教育索要達到的成效嗎?
2直觀性原則
由于受身心發展規律的限制,低年級的小朋友的認知能力有限,主要以直觀的事物為主。低年級數學教學的內容也以直觀為主,如“數的認識”、“運算”、“統計與概率”等,這些都是學生一看就懂的知識。教材如此,我們的作業也要以直觀的事物為主,作業的設計也要注重直觀性。直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字題目的直觀,題目在文字的敘述、描述方面要簡潔明了、直觀易懂。一二年級學生識字能力有限,如果過多出現生僻字,學生理解不了題意,我們的作業就是“瞎子點燈”;二是題意的直觀明了,讓學生一讀就懂要做什么。前不久在微信上看到人們曬出這樣一個數學題:“小明媽媽在超市買了15個蘋果、20個桃子和1個西瓜,一共付8塊錢。請問:小明媽媽的年齡是幾歲?”當時看到這個題,我百思不得其解,不要問小明媽媽的年齡是幾歲,倒想問問出題的人是“幾歲”?這樣的題目意義何在?價值何在?對于低年級的作業設計必須題目、題意兩方面都得重視其直觀性,學生讀題、做題方向明確,做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這樣我們用作業來輔助課堂教學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3啟發性原則
七八歲的孩子是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的作業設計也要關注到孩子身心成長規律。作業的設計必須要遵循直觀的原則但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學生做起來沒趣,同時也沒有多大意義,因此我們要遵循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要讓學生“墊墊腳”,不能輕而易舉就“摘到桃子”。如果過于輕松就能摘到的“桃子”,吃起來也沒多大意義。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安排了“探索規律”章節的教學內容,在這些章節的作業設計中我們就要多設計具有啟發性原則的題目,讓學生在探索中激發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4認知性原則
所謂認知性原則就是作業設計要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設計作業之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到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段的問題,要不停的想辦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作業的設計也是一樣,如果作業的量過大,學生花費在做作業的時間太長,很顯然學生是坐不住的,不會認真去做作業的,因此,低年級學生的作業一定要做到少而精。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并且能達成練習鞏固的目的。另外,小學生的記憶最初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我們在設計作業之時,也要關注到學生的這些特點,涉及的知識點盡量轉化為學生容易記住的類型,讓他們通過作業能鞏固到知識、能記住所學知識。
5分層次原則
學習如勞動,也需量力而行。盡管在低年級都還是屬于起步階段,但因個人各方面的差異,有的孩子還是輸在了起跑線上,每個班上都會有一些后進生。對于這些后進生我們必須得因材施教。在作業的布置方面可以同其他學生有所區別,布置一些分層次的作業。對于優秀學生的作業布置的有挑戰性一些,可以讓他們感知到知識的魅力,通過探索才能得到答案,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后進生,設置稍微簡單一點的學生,讓他們稍有成就感,掌握基礎性的知識,便于以后的提升。但在作業安排布置之時,老師一定要注意個人言辭,決不能讓自己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刺傷那些后進學生,打擊到他們幼小的心靈。
總之,教育處處是藝術,事事需講究,看似簡單的作業布置也大有文章可做。作為低年級段的數學老師,我們要小心謹慎,按原則、按規律行事,在作業設計上下苦功夫,努力培養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今后學生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幫他們在走向數學科學的旅程上邁好關鍵的一步。
參考文獻
[1]周匯華.關注核心素養: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作業設計[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8,(5):47-48.
[2]王曉艷.小學三年級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J].商情,2017,(29).
[3]卜俊.小學低年級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與實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