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教育課堂不僅是行為上的創新,更是在根本上去時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本文就是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途徑和策略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也是如此。小學階段正是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的黃金時期,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基礎薄弱,教材上枯燥乏味的知識點遠遠沒有耳熟能詳的生活化教學具有吸引力,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實現教學生活化已取得顯著成效,并且會得到廣泛有力的推廣。
一、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興趣
對于一個小學生而言,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基本條件與途徑無非就是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特點都是直線型,而數學學科的學科特征又是以理性見長,強調的是邏輯性和推理性,這兩者結合,似乎無法調控,但是有了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很好的避開這一矛盾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一方面可以將教材上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直觀,另一方面也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解決生活問題的成就感,對于他們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教育的不斷創新和改革,給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通過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可以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將我們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常識、內容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通過對知識的學習過程來發現和探索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自主解決生活問題。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出現。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學工作的意義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最終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可以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情景之中,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和問題時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可以說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很好的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1.創建生活情境進行教學
教材是教學的基本的依據,也是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導學生的同時,不僅應該結合學校書本上的教材,更應該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師可以積極的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例如教學體積的概念是,可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每人備一杯水,將一個土豆置于杯中,觀察水位變化情況,此時提問:水位為什么會升高?通過學生的思考和回答,抽象出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間,建立體積概念;之后再將體積小于土豆的石頭置于水中,從水位變化較小的現象理解體積有大有小。再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設計這樣的生活情境:有4個蘋果,準備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人可以分到幾個?現在又來了兩個小朋友,蘋果又該怎么分?如果每個小朋友頂著一個小弟弟,這時這4個蘋果又該怎么分?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前兩個問題學生可以用已有知識解答,對于第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動手去分析得出結論:每人只能分到半個。老師這時就可以提出問題:半個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呢?給學生留以猜測、探究個空間。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從生活的具體的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1/2的概念其印象最深刻,對其意義的理解也最深刻。再比如,教學重量單位時,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50克的實際重量。教學時間單位時,讓學生閉眼等一等1分鐘、1秒鐘時間長度。讓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感受建立正確的表象,從而建立準確的數學概念。
2.訓練習題生活化
課堂練習是教師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檢測的重要方式,也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有效方式。習題訓練是數學教學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內容,所以教學生活化離不開訓練習題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習題更能給學生親切感和熟悉感。例如,在教學簡便算法時,教師可以設計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學會無法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假設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如:“小剛和媽媽去商場買東西,媽媽手里有186元錢,媽媽買了一袋米,價格為98元,結賬時,媽媽拿了100元付賬,收銀員找給小剛媽媽2元錢,即186-100+2?!蓖ㄟ^這種聯系實際的方式,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練習,用具體的生活實際展現給學生,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用生活經驗掌握數學概念,還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理論,從而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清晰的認知。在教學統計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體育課時都喜歡做什么運動?”這樣,學生在體育課時便會注意觀察周邊同學的情況,開始初步接觸信息收集與整理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與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對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轉變自己以往的教學模式,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F如今,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更加要注重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盡管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仍舊存在著種種問題,但是隨著以后的不斷地發展,教師們逐步地去了解學生的現實生活,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的教學中利用學生們生活中的素材,創建有效的生活情境去進行教學,吸引學生們參與到教學中,進而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淑蘭.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吉林教育:綜合,2016(25).
[2]陳躍貴.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新課程學習(下),2013(06).
[3]林啟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6).
作者簡介
胡建彬(1973.03—),男,漢族,江西省崇仁縣人,單位:江西省崇仁縣河上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