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美術課程是學生基礎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合作學習是當今新教育制度下一種效果顯著積極有效的學習方法。此學習方法不僅能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能培養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提出自身遇到的問題,且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解決。教師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由傳統教育的“主導者”轉變成“引導者”,倡導師生平等,在學習上保持謙卑的心態,互相尊重,學習對方優點,以此來體現師生之間新型的關系,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因此,對于初中的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比較適合應用“合作”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術;教學;合作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學生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激勵性的教學觀點為主,盡量避開使用強制性措施的教學方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一、 在美術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
“合作”學習的本質就是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應當先對學生的繪畫基礎、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合理地分組,讓組內的每個同學都各有所長,從而達到促進小組內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為“合作”的學習方法更好地應用奠定更好的基礎。
二、 充分利用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時常會遇到忘帶學習工具,不遵守課堂紀律,不愛護公共衛生等問題。在碰見這些問題時,美術教師常常會針對這樣的學生采取強制性的措施或懷柔型的措施,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學生常常對于老師的勸導,今天改正,明天依舊犯錯誤。所以,針對此種現象,“合作”的學習方法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在一個小組內,可以安排學習組長,不僅負責自己的學習,還要負責組內其他同學的學習,同時,在班級內,時常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達到好生帶動差生,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真正達到每個學生都融入學習當中,取得進步。
三、 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
初中生的年齡段在14~18歲左右,心智還在發展階段,合作意識較差,不太懂得互幫互助的觀念。所以,在美術教學的課堂中,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在美術課堂上多進行合作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好處,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校園生活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小組內的成員相互協作,合作完成一張小組的校園繪畫。通過小組內的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繪畫,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其之間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 實踐中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初中生的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除了繪畫之外,還有對藝術品的鑒賞、對世界各地藝術品風格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中融入“合作”學習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課堂實踐的重要性。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實踐活動在其中,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收集各種有意思的圖標logo,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收集成果展示,并要求其他小組對其進行評價logo特點,展示評價過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屬于小組的logo,并說出其設計的含義。這樣可以在學生互動的同時,讓每個學生都出謀劃策,投入學習當中,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 創建合理的評價標準
創建相對應的小組評價標準是保證合作學習良性競爭的基礎條件,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實現合作共贏的美好愿望。
首先應該建立綜合性評判的標準,利于對整體學生的評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針對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在其本來的基礎上,進行鼓勵或者獎勵。例如:平常表現一般、美術基礎不算很好的學生,在參與小組內的繪畫創作之后表現優異,教師要對其給予及時的表揚“今天表現得真好”,并對此進行鼓勵“以后也要同樣努力”。對于平常一直表現優異的學生也要注意進行鼓勵“今天表現得很好,如果再改一下就更好了”給予肯定式的鼓勵,刺激學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也應該對優異的小組進行肯定,促進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其次,教師還應該加強對于個體的評價,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定期互評,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評價過后,要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改善。通過小組之間對作品的評價,可以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加到學習的過程中去,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初中生的集體榮譽感,使他們的才能得到肯定和鼓勵,讓初中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努力學習的成果和取得成功的喜悅。
最后,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獎勵分制,采用表現優異加分制,不采取扣分制。這樣的機制能給予初中生更多的鼓勵,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對于加分的學生來說,是個鼓勵,對于未加分的學生來說,也同樣是一個努力奮斗的目標,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互贏的觀念,和促進學生的集體、和個人的榮譽感。
綜上所述,在課堂中運用“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樹立合作意識,且能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合理高效的學習,推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好此教學模式還需要進行探討和實踐,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合理有效的“合作”教學方法,對其探討和研究,不斷進行總結實踐,最終找到適合的美術教學發展的方法。
作者簡介:
成桂林,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枝陽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