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育和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共同活動。一名教師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必須掌握這門藝術:教師課堂教學教育機智藝術,課堂教學的“再創造”藝術,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藝術,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課堂教學中處理違紀行為藝術,課堂教學中的閱讀藝術。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藝術;實踐
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藝術更應該有其豐富的內容。結合筆者多年數學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實踐和體會。
一、 教師課堂教學教育機智藝術
教育機智是教師掌握課堂教育的藝術,是體現課堂教學有效和高效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許多“意外”都是學生“智慧火花”的閃現,處理得當能推進課堂反思。教育機智需遵循教育規律,根據課堂教學實情和學情,有效教育學生。
善于因勢利導是教育機智的藝術。如在數學課堂中我發現總有幾個學生喜歡在練習本上亂畫,我用眼神暗示后沒去指責和懲罰他們,而是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了美術小組,讓他們為學校或班級出壁板和板報,并給他們一定的指導。我從學生的亂畫中看到了他們身上的藝術火花,把我的教育意圖隱蔽在友好而和諧的氛圍中,把對學生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其自身需要,變換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機智的一種重要標志。在處理問題中教育學生,對學生的錯誤要判斷恰當,在中肯分析中做出合理結論,對學生要求適當使其真心接受“懲罰”。能估計情勢表揚和批評學生,讓恰如其分而有效的教育方式綻放教育機智的精彩。
二、 課堂教學的“再創造”藝術
課堂教學要凸顯新課程理念,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筑起點,結合數學教育的目的使學生獲得終身發展。根據教科書提供的數學活動線索,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在探索實踐中總結經驗,實施課程整體設計,重視每一堂課的設計和一類題的求解,通過探索與交流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個案研究,在師生的教與學中讓雙方都獲得必要的發展,達到課程目標,實施課堂學習目標。
課堂教學就是學生由“生疑”到“解疑”的過程,啟發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就是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課堂教學的“精講多練”要求教師精選出重點和關鍵,關注學生困惑和易錯之處,點撥學生舉一反三。課堂教學的再創造體現在教師對學生思路的引導,在有效提問中打造課堂的精彩,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時更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見難解疑和思索爭辯,突出“數學化”的過程。教師的啟發要抓住問題的關鍵,要善于“引渡”和訓練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
三、 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數學語言有獨特的符號、圖形和文字。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準確表述概念,科學判斷關系,邏輯推理問題,準確將知識傳授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他們熟悉和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出學習的主題。數學概念往往是“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如“數”與“數字”,“增加”與“增加到”,“數位”與“位數”,“除”與“除以”等。數學教師的語言應“像敲釘子——聲聲入耳”。課堂提問次數不能過于頻繁,要體現出教學語言的簡約性,用簡意賅的語言表達豐富內容。有些教師為了體現啟發式教學,就頻繁地使用提問語,因而使問題難易不當,數量失控,致使學生來不及思考,弱化教學效果。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對象,幽默而風趣的語言就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磁石。缺了幽默和少了機智的課堂,就猶如在數學學習中筑起師生隔閡的高墻。聲情并茂、妙語連珠的數學的語言會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妙趣橫生,學會在教學中運用充滿趣味的語言激勵學生,喚醒學習意識,使學生感到“學習樂”而又“樂于學”。
四、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藝術
數學課堂的教與學要重視引導,既要引導問題,又要引導學生。推進數學學習,教師首先要明確如何才能學好數學,要能從自身的學習體驗中找到學習數學的辦法,并幫助學生學習。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數學現實”,通過觀察詢問,分析作業,課后調查等途徑窺探學生的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等,知己知彼中默契配合,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反應,綻放數學的魅力。重視學生的課堂及時反饋,獲取信息實時調整教學,強化學生課堂學習效果,重視課后反思,為確定新的教學作準備。同時教師要保持旺盛的創新精神,強化終身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保持良好的適應性。
五、 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
讓從原來的“滿堂灌”演變成現在的“滿堂問”。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后要“候答”,給予學生思考和梳理思路的時間,讓學生的表述更精彩。課堂中避免“是不是”“對不對”等低效提問,重視課堂中追問的力量。鼓勵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回答問題,回答過程中有問題尋求學生的幫助,教師的引導提示和總結更不可忽視。課堂做到讓學生勇敢站起來而體面坐下去。要逐步培養學生提問題意識,讓“問題之球”傳遞在學生之間,師生都是投籃者,課堂結束不能讓學生帶著句號走出教室,要讓學生帶著問號走出教室。
六、 課堂教學中處理違紀行為藝術
課堂教學中處理違紀學生,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效益。自己的課堂要力求自己解決問題,不依賴班主任或學校處理。千萬要冷靜,給雙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降低沖突的熱度。要把握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難纏”學生的行為確實嚴重已影響教學時,與他(她)斗智斗勇時,要先考慮好對方若不接受自己的處理方法或與自己對抗時怎么辦?自己怎樣體面下臺。不要一上來就對學生雞毛蒜皮的小事用“牛刀”,若學生課堂上犯了更大錯誤,便“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七、 課堂教學中的閱讀藝術
重視數學課堂教學的閱讀力量。教師精心設計閱讀活動,通過逐層遞增難度引導學生閱讀,讓閱讀張揚個性的課堂。讓有效的閱讀走進有意義的數學學習,使學生在理解閱讀中解決數學問題。學生的閱讀活動必須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如閱讀第25頁至第26頁內容,完成學習后同桌間討論,分享學習成果。閱讀活動可以由若干個小活動組成,每一個問題都需學生帶著明確任務,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學生的有效閱讀。重視數學閱讀課的板書設計,板書要突出閱讀材料的核心內容,當然也可以是學生課堂學習成果的展示。
參考文獻:
[1]孫雪蘭.課堂提問藝術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08(Z4).
作者簡介:
劉衛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大蘆鎮大蘆中心小學。